【明報專訊】自2007年起開始投資成本不斷飈升,曾被喻為無底潭的中信泰富(0267)澳洲鐵礦項目,踏入第7個年頭終於有收成。集團董事總經理張極井昨日表示,第一條生產線自去年11月開始試生產後,今年產量有望達400萬至500萬噸。逾700億元投資終現曙光,中信泰富昨日急升7.58%。
張極井透露,截至去年底,項目總投資額已達91億美元(約710億港元),他強調當中23億美元為管理費用、利息等開支,隨着項目投資期的推移,這些開支增加是在所難免。然而,68億美元的建設費用,亦較2011年與承包商中冶(1618)更新的34.07億美元建設合同增加一倍。
分析員﹕產量較預期少
不過,巨額投資快將有回報。張極井指出,首批共數千噸鐵礦石產品已放在港口,準備於下月付運,全年產量更可望達到400萬至500萬噸。有中資投行分析員指出,產量目標比預期少,第二條生產線未開始調試亦是隱憂。而且,部分產品會供給集團自己的特鋼業務,真正賣出去的不多,但估計在現時鐵礦石價格大漲的情况下,也能為今年帶來一定收益。
現時天津港的進口鐵礦石價格,自去年8月的每噸90美元低位,反彈至每噸151.9美元,若根據此價格,粗略估計,集團今年鐵礦銷售收入可達7.6億美元。泓富資產管理分析員林嘉麒指出,鋼鐵行業根本沒好轉,鐵礦石在未來兩、三年仍然是產能過剩,價格有機會在年中回落至120美元。
去年少賺24.68% 末期息0.3元
由於房地產及特鋼業務大倒退,即使計入出售中信國安股權所得的25億元特別收益,中信泰富去年度仍然少賺24.68%至69.54億元,每股末期息則維持0.3元不變。不過,業績就遠優於市場預期的57億元。主席常振明則表示,住宅銷售表現一般,加上鋼鐵行業持續低迷,集團短期盈利壓力大,寄望鐵礦項目盡快建成投產。
鐵礦項目第二條生產線預計於今年5月開始調試,常振明稱,由於毋須再興建碼頭、電廠等公共設施,首兩條生產線建成後,整體建設亦完成85%,預計第三至六條生產線在24個月內陸續投產。集團指出,第三至六條生產線的建設將由集團自行負責,但會邀請中冶參加他們的團隊。中冶發言人則回應稱,目前尚未開始談判。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