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輝﹕中港矛盾下的港產片和藝評獎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28日 06:35
2013年02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首屆「ADC藝評獎」金獎得主,是北京評論人賈選凝,她狠批港產片《低俗喜劇》醜化內地人,這引發激烈批評。


問題有二。首先是針對藝發局的。藝術發展局的評審讚揚作品具有「顛覆性」、「稜角」和「強烈觀點」云云。然而,評審為何用這些元素,視為衡量「藝評」質量的主要標準呢?為何不以另一些元素來衡量呢?諸如「細膩」、「深入」或「淵博」之類?最奇怪是,這裏所謂的「顛覆」或「稜角」,並不是指向那些形式及美學批評方面(如評論電影拍攝手法),而是近年非常熱鬧的話題:中港矛盾。這是「藝評獎」的定位麼?即「鼓勵」趕快在熱鬧話題中作出簡單表態?這是一般的文化評論抑或藝術評論?「藝評獎」的名字需要改成「時孆撋嫓鴴v嗎?


其次是賈的文章本身,她說電影「應為觀眾提供健康的審美和省思」云云。問題是,香港電影傳統從來不是販賣健康,更遑論一套低俗搞笑的電影。指控「笑片」歧視,到底是廉價的,像《新精武門》和《國產凌凌漆》一類經典笑片,周星馳不是拿日本人和大陸公安來「搞笑」嗎?其文化意義,難道又是一句醜化說了算?問題是,差不多所有笑聲背後,都預設了一套文化定見,否則觀眾就笑不出來了。關鍵在於,好的電影能從那些陳腔定見裏提煉出幽默感。


像《低俗喜劇》開的玩笑,如大陸投資者的人慾橫流、大學教授的假道學、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