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近年不斷加徵銀行稅,令匯控(0005)及渣打(2888)的負擔日重,因此兩大銀行把總部撤離英國的傳聞甚囂塵上。外電昨日再報道,匯控有可能遷冊回港,渣打則可能遷至新加坡。匯控主席范智廉則在香港的股東會上首度作回應,暗示有可能把總部搬離倫敦,但要待監管改革明確下來才會考慮。
上月英國再提高銀行稅三分之一,是2010年首次增稅以來第8次調高稅率,匯控去年單是銀行稅便支付了7.5億英鎊(約87億港元)。路透社昨日報道,由於稅務繁重,不少投資者要求匯控遷出英國以減低成本,由於投資者及賣方分析員都有相關要求,匯控高層早在數年前已開始討論此問題,如果落實,最有機會是重返香港。
最有機會重返香港
昨日匯控在股東會上,有小股東亦向管理層要求遷冊回港。范智廉表示,現時英國監管當局正在進行改革,另一方面英國國會在下月進行大選,未來監管制度仍然存在變數。他稱,待監管的最終架構及改革的框架明確下來,集團會考慮哪裏是總部的最佳地點。
除了遷冊問題,股東最關注的是管理層的去留。有小股東直言,匯控連年積弱,股價跑輸同業,近日又爆出瑞士私人銀行分部協助客戶逃稅的醜聞,但管理層仍然領取花紅,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理應引咎辭職。范智廉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自己於集團以及董事會已經工作20年,會繼續努力簡化集團架構及更妥善管理業務。
對於集團未來的目標,行政總裁歐智華重申,第一是保持業務增長及派息持續增長,第二要致力令內部監控系統更符合監管機構的要求。第三,過去5年集團一直在重組架構,未來亦會繼續簡化集團架構,肯定會進一步出售更多業務。
歐智華認持續增派息有壓力
歐智華又表示,英國銀行稅確實令持續增加派息的目標有壓力,把英國的商業銀行分隔出來,再在伯明翰設立「隔離業務」的總部,成本可能高達20億英鎊(約231億港元)。
但他稱,會致力達到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大於10%的目標,業務仍然有擴展的機會,例如亞洲地區對高息企業債的需求旺盛,內地零售銀行業務亦有增長空間。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