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農曆前後,因業務上安排比較緊密,策劃各方面都比較繁忙,以及外地公幹次數也較多,導致上星期趕不及交稿,要休息一周。
農曆年假回來,務必找客戶拜年,跟他們分享我們對市場的觀點之餘,也聽聽客戶對當前巿况的見解。特別是一些老前輩客戶,正所謂,他們「食鹽多過你食米」,永遠得到我最崇高的尊重。有什麼謎團,都是找他們談談好。
2013年其中最矚目的應該是日本對本土通貨膨脹方向政策的改變,以及日圓的貶值。日本過去二、三十年,經濟不斷收縮,通縮揮之不去。安倍晉三想把日本的通脹率從無變到2%左右。但另一邊廂在美國或是一些國家地方(包括香港)因為受美國一連串量化寬鬆措施(QE)的影響下,擔心惡性通脹不久便會來臨。
日本多年量寬 未見通脹
中央銀行印銀紙是否一定會帶來惡性通脹?大部分人都覺得根據以往的歷史是會的。但就我而言,入行20餘年,未曾親身經歷什麼惡性通脹,最接近的可算是入行初期時(1987年至1994年)「掹車邊」地體驗過當時那些拉丁美州國家的高通脹情景。在這方面也與當時與我同期入行的巴西舊同事交流過。至於別的例子,環顧整個辦公室,因為大部分人年紀「未達標」,無親身經歷過,所以沒有那位有資格評論,要評論還是找些老前輩傾傾吧。
香港的一位年屆八、九十歲的前輩對此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人講你就信!」他經歷的是中國四十年代中的惡性通脹。
沒錯。很多人認為惡性通脹跟中央銀行狂印銀紙息息相關。但是,如果只是印銀紙一環就會形成惡性通脹,那日本這個國家是量化寬鬆的始祖,已經印了二、三十年銀紙,通脹應該每天都來臨啦,為什麼到現在安倍晉三還需要大鑼大鼓地去刺激通脹?
戰爭或大量外債 才會現嚴峻通脹
前輩認為,只因為美國聯儲局大印銀紙,就斷定美國將來會有超級通脹,未免太膚淺了。因為惡性通脹並非只是貨幣措施的現象,要有惡性通脹,還需要比印銀紙更多的因素才能發生。以前輩當年的經驗,他說大量物資供應鏈的斷層是其中因素,這些因素可能要涉及戰爭的出現或不順利的改朝換代才可形成。另外,再配合大量外幣負債,導致貨幣大幅貶值,入口價格相對倍增,最後導致完全對貨幣失去信心等等。
這樣看來,以美國現在的情况,市場是否應該真的這樣擔心因量化寬鬆將會帶來的惡性通脹和相關的息口方向呢?這點應該再三探討。
本文為彭順德先生的個人觀點,可能有異於摩根大通其他僱員
摩根大通私人財富管理香港市場主管 彭順德
農曆年假回來,務必找客戶拜年,跟他們分享我們對市場的觀點之餘,也聽聽客戶對當前巿况的見解。特別是一些老前輩客戶,正所謂,他們「食鹽多過你食米」,永遠得到我最崇高的尊重。有什麼謎團,都是找他們談談好。
2013年其中最矚目的應該是日本對本土通貨膨脹方向政策的改變,以及日圓的貶值。日本過去二、三十年,經濟不斷收縮,通縮揮之不去。安倍晉三想把日本的通脹率從無變到2%左右。但另一邊廂在美國或是一些國家地方(包括香港)因為受美國一連串量化寬鬆措施(QE)的影響下,擔心惡性通脹不久便會來臨。
日本多年量寬 未見通脹
中央銀行印銀紙是否一定會帶來惡性通脹?大部分人都覺得根據以往的歷史是會的。但就我而言,入行20餘年,未曾親身經歷什麼惡性通脹,最接近的可算是入行初期時(1987年至1994年)「掹車邊」地體驗過當時那些拉丁美州國家的高通脹情景。在這方面也與當時與我同期入行的巴西舊同事交流過。至於別的例子,環顧整個辦公室,因為大部分人年紀「未達標」,無親身經歷過,所以沒有那位有資格評論,要評論還是找些老前輩傾傾吧。
香港的一位年屆八、九十歲的前輩對此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人講你就信!」他經歷的是中國四十年代中的惡性通脹。
沒錯。很多人認為惡性通脹跟中央銀行狂印銀紙息息相關。但是,如果只是印銀紙一環就會形成惡性通脹,那日本這個國家是量化寬鬆的始祖,已經印了二、三十年銀紙,通脹應該每天都來臨啦,為什麼到現在安倍晉三還需要大鑼大鼓地去刺激通脹?
戰爭或大量外債 才會現嚴峻通脹
前輩認為,只因為美國聯儲局大印銀紙,就斷定美國將來會有超級通脹,未免太膚淺了。因為惡性通脹並非只是貨幣措施的現象,要有惡性通脹,還需要比印銀紙更多的因素才能發生。以前輩當年的經驗,他說大量物資供應鏈的斷層是其中因素,這些因素可能要涉及戰爭的出現或不順利的改朝換代才可形成。另外,再配合大量外幣負債,導致貨幣大幅貶值,入口價格相對倍增,最後導致完全對貨幣失去信心等等。
這樣看來,以美國現在的情况,市場是否應該真的這樣擔心因量化寬鬆將會帶來的惡性通脹和相關的息口方向呢?這點應該再三探討。
本文為彭順德先生的個人觀點,可能有異於摩根大通其他僱員
摩根大通私人財富管理香港市場主管 彭順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