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為明報記者去年遊埃及登上熱氣球的第一身經歷】
「你看,我們已升越3000呎!」去年9月,我參加了10天埃及旅行團,在樂蜀(Luxor)登上熱氣球,在上千呎高空欣賞尼羅河、日出、神殿、沒有屋頂的民居,約40分鐘的升空之旅,沒有什麼安全設備,吊籃內僅有一些繩索扶手,我只簽了一張應該是「生死狀」的紙,事後回想也自覺幾大膽。
埃及之旅有多個自費項目,樂蜀的熱氣球是其一,每人要160美元(約1240港元),較另一項自費項目參觀阿布辛貝神殿的140美元還要貴。導遊沒有很刻意推介,只是在出發第一天介紹各自費項目時,提到若要玩熱氣球,埃及這個算是很划算,較在土耳其、澳洲的便宜,令不少團友躍躍欲試。
簽紙未敢問是否生死狀
住在郵輪的我們,當日凌晨3時45分便要起牀,乘搭接駁船時,熱氣球公司職員向團友索取姓名及體重資料,說是要計算熱氣球乘載的總重量,然後便傳遞一張紙,着半夢半醒的團友在自己姓名旁簽名核實,或許這便是所謂的「生死狀」,但大家忌諱,沒有開口問,職員也沒有開口答,之後大家便喝杯熱飲、吃半塊餅當作早餐。
過了河便登上小巴,清晨5時前到達一片遼闊空地,眼前有五六個正在「打氣」的熱氣球,團友這一刻醒了,趕忙拍照。我們參加的公司是Magic Horizon,紅色的大氣球配上一個大吊籃,吊籃高度超過1米多,大家等候「打氣」的工作人員說「OK」,便利用這幾分鐘半攀半爬走入吊籃中,除了10多名我們的團友,還有散客,一個吊籃便載了20多人。
一籃20多人 沒甚安全設備
負責駕駛熱氣球的是兩名穿了制服的「機師」,當時我被擠往吊籃中央,接近火槍,頭頂直接感受到熱烘烘的火力,事後我才知道有些公司會建議團友戴帽。不過,當時熱氣球不斷上升,我已無暇理會那團火,大家的焦點只落在吊籃外的景色,香港人的性格嘛,不是拿數碼相機拍照,便是以手機自拍,氣氛好不熱鬧。
「機師」不時以英語介紹景點,例如這一方是尼羅河,另一方是帝王谷,時為清晨,大家下一步便是等待日出,「機師」貼心地緩緩360度駕駛熱氣球,令大家可以環顧東南西北的景色。
周遭熱氣球「航線自由」
除了我們的熱氣球,周圍高高低低還有其他熱氣球,各熱氣球的航線似乎很自由,東一個、西一個,有些會低飛。之前在網上看Magic Horizon的短片,見到熱氣球在孟農巨像之間低飛,旅客近距離觀賞孟農巨像後興奮拍掌,操作員則一臉驕傲加火提升熱氣球。
不過我們那旅程便沒有這一段,今次賣點不是低飛,而是「破高」。升空20多分鐘後,「機師」向我們展示一個類似計算器,上面顯示幾個數字,他說﹕「你看,我們已升越3000呎!」於是我又舉機拍照,他笑着說這有些不合規矩,因為他們不可以升越3000呎的,着我們不要跟人說,但這是真是假,我也無法證實。
之後,熱氣球緩緩下降,經過一大片綠油油的蕉田,最後在旁邊的泥地着陸,正當大家踩了一腳泥,不知如何是好,熱氣球公司職員便向團友派發證書,證明我們參與了這次旅程。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