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梓敬﹕「發地瘟」搶地太短視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27日 06:35
2013年02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城規會轄下的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日前在一片抗議聲中,通過將前李惠利校舍南面逾六成地皮改為住宅用途的建議,並諮詢公眾兩個月。此舉難免令人聯想到,這是有關部門為了呼應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的,解決房屋及土地供應問題是「重中之重」,故而作出的「寸土必爭」舉措。


本來,香港的房屋問題嚴重,政府有所作為無可厚非,然而,病急也不能亂投醫。覓地建房是需要完善規劃的事,不應該為了實現特首的宏圖大計,就不分青紅皂白,「發地瘟」似的,見地就搶。


目前,李惠利地皮,以及九龍塘軍營、浸會大學、聯校運動場和九龍仔公園一帶的「社區用地」(GIC),在城市規劃原意上,是屬於九龍塘和樂富一帶住宅的緩衝區,有助社區的空氣流通和增加空間感。此番把原屬專上教育的用地改建住宅,實有違規劃原則。如果此次九龍塘的分區規劃,容許社區用地改劃為住宅,勢必造成極壞的先例,不排除會引發其他社區土地也動輒改為住宅用途,現有住宅又申請加大發展密度,到時不僅九龍塘區,甚至其他地區的合理規劃也會遭到破壞。


再者,由於李惠利地皮位於市區黃金地段,市場估計,如劃作住宅用途,估價約80億元,如發展豪宅,建築面積呎價高達2萬元。然而,目前香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中下層市民的住屋問題,試問呎價2萬,又豈是中下層市民可以負擔?如用來建公屋,配套設施一概欠奉,居民的生活則勢必大為不便。而事實上,九龍城區內,除了即將在紅磡落成的社區會堂外,再也沒有其他社區會堂。因此,如果有關用地除了讓浸會大學興建中醫教學醫院外,再適度加設社區設施,反倒不失為一個可以讓人接受的方案。


讓浸大興建中醫教學醫院

再適度加設社區設施

此外,從地理環境來看,李惠利地皮毗鄰浸會大學,最理想的用途應是用作大學發展和興建學生宿舍。何况,行政長官在競選期間曾表示支持興建中醫醫院,早前在施政報告又提出了成立中醫藥發展委員會籌備小組,顯示了他似乎非常重視香港中醫藥的發展。而據悉,浸大從2005年前,已一直向政府申請批出全幅前李惠利校舍地皮供浸大作長遠發展之用,並向政府呈交發展建議書,要求在該地皮上興建學生宿舍、中醫教學醫院或國際學術交流設施等。這本應是件天作之合的好事,可政府偏偏就要將一件雙贏的好事,變成社會對政府忽視教育,缺乏遠見的罵名。


其實,九龍城區內還有很多更適合作為住宅用途的地皮,如九龍城碼頭附近的巴士站及停車站等。而同區的啟德發展區的豪宅用地,也可按照規劃程序適當提高發展參數,如在諮詢公眾後,發展中小型私人住宅單位,相信將更有效回應社會對中小型住宅的需求。


因此,我們強烈要求政府將李惠利地皮用作興建學生宿舍、中醫教學醫院和社區設施。畢竟,房屋問題即使再怎麼重,也不能因此而忽視其他的社會需要和發展。


作者是自由黨青年團主席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