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的24周年。24年前的6月,當時23歲的石永泰身處英國牛津大學修讀法律碩士課程,當他知道北京開槍後,加入友儕一起製作橫額,往倫敦中國大使館示威。雖已表達意願,但他仍遺憾不能在香港與150萬名市民一起上街。
談及六四,石永泰說﹕「做得出唔怕認,唔好扭扭拎拎。」記者問他支持平反六四嗎?他答:「平唔平反?平反有好多意思,若將平反當作寒暑表……點可能?」
託吳靄儀寄報紙
石永泰細說當年4月至6月,「日日唔瞓唔食飯,喺牛津既common room日日望住電視,睇Times、Independent(英國報章),我仲要託吳靄儀(當時《明報》督印人)寄明報畀我睇。」英國時間6月3日傍晚(較香港慢7小時),石永泰正在戲院,看一套講述黑人被歧視的電影Mississippi Burning,那時北京已開槍。
「第二日,我搭巴士去倫敦中國大使館。巴士司機係英國人,佢同我講『I'm so sorry for what happened in your country(我對你國家發生的事感到難過)』……I felt that something terrible had happened to my country(我感到自己的國家發生了很可怕的事),好震撼。」石永泰說着,一臉唏噓。
談及六四,石永泰說﹕「做得出唔怕認,唔好扭扭拎拎。」記者問他支持平反六四嗎?他答:「平唔平反?平反有好多意思,若將平反當作寒暑表……點可能?」
託吳靄儀寄報紙
石永泰細說當年4月至6月,「日日唔瞓唔食飯,喺牛津既common room日日望住電視,睇Times、Independent(英國報章),我仲要託吳靄儀(當時《明報》督印人)寄明報畀我睇。」英國時間6月3日傍晚(較香港慢7小時),石永泰正在戲院,看一套講述黑人被歧視的電影Mississippi Burning,那時北京已開槍。
「第二日,我搭巴士去倫敦中國大使館。巴士司機係英國人,佢同我講『I'm so sorry for what happened in your country(我對你國家發生的事感到難過)』……I felt that something terrible had happened to my country(我感到自己的國家發生了很可怕的事),好震撼。」石永泰說着,一臉唏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