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手作生活﹕洋葱皮 天然紮染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24日 21:35
2013年02月24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設計,理應是一門解決問題的學問。


但眼下各個範疇的設計,彷彿正不斷產生問題。


時裝、電子產品、家具、都市建設……

城市人吃的用的,都經設計師絞盡腦汁重新包裝,舊酒換上新瓶,刺激顧客消費。


物質過剩,付上有限資源被不停開發,環境被高速破壞的代價,所換來的,不出數年又變成垃圾。設計的人,其實有沒有責任?


幾位年輕設計師,有感他們要在源頭改變,成立了KaCaMa,希望設計可以持續下去。


KaCaMa是三個人的名字,Kay、Catherine、Match三位同學,未畢業前一起做功課,畢業後仍未拆伙,2011年成立了Design Lab,實踐「永續設計」。綠色設計不是新點子,全職在公司打點的Kay說:「好多人以為用環保物料做upcycling就可以,但我與同伴,除了用環保或廢置物料做材料生產物品,也希望能透過設計師的身分,去決定或改變人的生活習慣、模式。」回收廢物,運往工場加工,變成產品只是一步,他們有更深的思考:「找誰生產?在哪裏賣?都可以改善社會。」不像一般公司北上,反而將生產線放在香港,尤其看中庇護工場,他們希望串連不同的人:「與不同社會企業合作,如聖雅各福群會或其他環保團體,可以提升他們工作的趣味,他們一般的工作,可能是入信封、車袋,重複性高,沒技巧,我相信他們有能力做更高技巧的事。」環保產品,除了減輕消費為環境帶來的負擔,甚至能夠起動社區,傳遞新價值。


循環再用也要美觀、好玩

很多人,尤其是主婦,其實都懂得在家中循環再用物料,如雞蛋殼,以連着蛋衣那一邊抹拭廚具表面,可去除污漬,但KaCaMa認為環保產品也要美觀、好玩。他們堅信每樣物件都有它的獨特性,回收回來之後,費盡心思都要將之發揚光大:「蛋殼的表層其實好美,可以透光,形狀圓圓的,可浮於水面上,用來做蠟燭,可發揮這些長處。」他們反覆測試,解決生產和使用的問題,「例如,如何令火不至燒破蛋殼?如何增長蠟燭燃燒時間?都要我們親自實驗」。回收來源也令他們頭痛,他們其中一件作品,以衣架做成咖啡桌。原來每年不少時裝博覽,都會用上大量衣架,參展商從各地飛來,在當地買來衣架,展期完了根本不會寄回國,只用一次後,丟滿一地,以為水到渠成,Kay卻碰灰:「很多衣架的質量參差,可能只預用一次,亦難以尋得相同款式,即使是以廢物再造,我們也希望產品是高質數的,要是來源不穩定,會妨礙生產。」


設計師親自測試生產步驟

尋找有潛力被改造的供應來源,雖然與設計師無關,但Kay自覺比起光坐在辦公室畫設計圖的人,學懂更多:「普通的設計師,好多生產上的問題,都是依賴別人去解決,自己唔識。我們卻親自動手,測試過所有生產步驟,才交予別人,會知道難度在哪裏,也變得謹慎,不希望努力做出來的東西,只有短暫生命。」自己的公司,自主性大,但生存的難道相當高。可幸,仍有人眼睛雪亮,KaCaMa的努力這兩年都被認同,機會不斷,身分卻奇怪地變得模糊,只因時不時參與展覽,「設計師不覺我們是設計師,藝術家又不當的們做藝術」。Kay笑說,但他們仍然喜歡以設計的方式創作artwork,讓更多人受到啟發。他們亦時有舉辦工作坊,讓更多人能動手感受upcycling的樂趣,以新角度看周邊事物。


Kay如此總結:「做設計要去遠啲,除了面對設計的挑戰,也應該對環境、社區,帶來新的想法。」


KaCaMa樂活再造環保展

UA CineHub近日與KaCaMa合作,舉辦了樂活再造環保展,有興趣玩扭蛋機的,可前往觀賞。


展覽日期︰即日起-2月28日

地點︰UA 太古城中心7/F Gallery

文 饒雙宜

圖 饒雙宜、受訪者提供

編輯 李寶瑜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