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常便飯﹕食菌有益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24日 21:35
2013年02月24日 21:35
新聞類別
健康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菇類是中國飲食文化中重要的食材。


冬菇、木耳、雲耳等,人人的家裏都會有一些。


而我們的飲食文化,除了取各種菌類的獨特風味和從中攝取不同營養素外,還懂得利用它們各種保健和治療疾病的功能。


近年,中國的靈芝和巴西的姬松茸等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就連西方醫學也開始重視。


菌類過萬 只吃小部分

其實世上過萬菌類之中,人類日常可食用的只是一小部分。一些菇類是因為有毒性不適合食用,但有更多是可吃的卻吃不到,這是因為人類不能成功將它們在工業化的環境中生產。因為科研和農業界的努力,消費者可望將來在市場中能夠買得到更多可供食用的菇類。


在香港,就是連一些普通的蘑菇品種也很難找到本地種植的,又是因為地方「矜貴」這個原因,用於種植蘑菇的場地實在很少,在有機農墟中也不常見。較早前在太古有機農墟竟給我們找到一些手掌大小的大蘑菇(portabella),當然不放過,買了些回家。


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大蘑菇呈淺碗形狀,生出來就是給人釀東西進去的!而焗就是最方便的烹調方法。至於釀進去的材料是什麼,筆者通常只需開雪櫃看看,就幾乎必定找到適合的東西。星期一素食,就用了數個做了個主菜,再伴上一個暖沙律,誰說素菜不好吃呢!話說每年二月四日,是美國的焗蘑菇日,家家戶戶都會做自家款式。大家也不妨做自家口味的釀蘑菇,實在很難出錯的!


選蘑菇小貼士﹕

蘑菇就像海綿一樣,什麼液體、氣體都會被吸進去。故如果生產的時候用了殺蟲劑,滲進蘑菇內便如何洗也洗不掉;這也是為什麼可以的話,很多消費者都會選擇買有機的。另外,從超市買回來的蘑菇,最好立刻食用,不然蘑菇揮發出來的水分會形成倒汗水令蘑菇發霉。如不能馬上吃掉,就要先將包裝膠紙剝去,改用一張大廚房紙包着,保持乾爽,再置於雪櫃下格內,三數天是沒問題的。


釀蘑菇

材料

大蘑菇 4個,備用

橄欖油 2湯匙

小洋葱 1個,切小粒

蒜頭 2瓣,切米粒大小

鷹嘴豆 1杯,已浸、煮至稔透

粟米粒3湯匙

鹽少許

胡椒少許

辣元素 少許

蛋 1隻,打散備用

材料備忘

1. 蘑菇吸水力很強,不能像洗菜般的用水浸洗,只能用乾淨濕布輕輕揩抹菇上泥塵

2. 鷹嘴豆也可以用罐頭的。用匙羹將豆壓碎。要提一下的是,做完這個菜後,多了出來的鷹嘴豆,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得着。例如拌飯一起吃,或炒飯時加一點,或做奄列時用作餡料等。總之多了出來的,切勿讓它作廚餘!又或者,如果雪櫃內有些吃淨的米飯或薯仔等也可以用作釀蘑菇的餡料


3. 粟米粒切勿用罐頭的,太濕太稔太鹹了

4. 「辣元素」可用鮮辣椒、醃酸了的辣椒(如 pickled jalapeno)或辣椒粉,不要辣的可略去

很多釀蘑菇的食譜都會用濃味芝士在餡料內或在外加一層,焗起來香很多。但如果不喜歡吃芝士的是可以略去的,清清淡淡,一點問題也沒有。如果用的話,可以選擇較濃味的車打芝士(cheddar)或巴馬芝士(parmesan cheese)等。這些大蘑菇,每個需要1湯匙芝士粉。


說到芝士,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個問題,就是買一大塊回來,但平時又不常吃,在雪櫃放得太久,也會發霉。其實,芝士或牛油均是可以儲存在冰櫃中的。用的時候,置於室溫一陣子便可以了,如用來磨粉,從冰櫃中拿出來更是比稔稔地的更容易磨。


做法

1. 將油燒熱,加入洋葱、蒜頭等,炒至稔身

2. 加入碎鷹嘴豆、粟米粒和調味料,炒勻,中火炒一、兩分鐘便熄火

3. 將煮好的餡料倒在一個碗中。完全冷卻之後,加入4隻打散了的雞蛋,拌勻備用


4. 將餡料釀進大蘑菇內,用手按實。用橄欖油抹蘑菇邊


5. 如果加芝士的,在餡料上加上一層芝士粉

6. 將釀好的蘑菇放進預熱至180℃的焗爐,焗25分鐘便成

暖沙律

沙律不一定是熟了的菜或是生吃,而可以是半生不熟的暖沙律。特別喜歡冬天吃這個,清新得來又不會冷冰冰。


材料

紅葱頭 數顆,剝皮,切米粒

蒜頭 數瓣,切米粒

有機西芹 5條,切半吋粒粒

粟米粒1 杯

橄欖油2湯匙

鹽少許

材料備忘

1. 西芹用來煮湯的,用普通的便可以。但生吃便要講究點。有機西芹細條一點,菜味卻濃很多


2. 粟米粒用新鮮即食粟米或普通粟米粒皆可

做法

1. 將油燒熱,加入紅葱頭粒和蒜頭,以中火炒至稔身

2. 如果粟米是普通的,便要先加入粟米,炒兩分鐘,然後才加入芹菜

3. 如果是即食粟米,可一併加入鍋內,中火炒至暖身便可

4. 炒至菜變暖,但要保持爽脆質感

★如果對文內食譜有問題,可以登入本會的面書good food watch 發問。


作者簡介

嗨!我係Agnes是生化學博士。


現今租貴加上好食材難尋,上館子反而很難吃到健康和有真味好東西,於是,我一於自己煮食。


文 鄺易行

圖 鄺易行、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www.goodfoodwatch.com;fb﹕Good Food Watch)

編輯 潘建文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