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2006年至2011年申請牙科津貼的長者綜援人士倍增,但現時全港只得11間公營牙科診所,有長者要凌晨跨區排隊輪候,更有長者捨不得花錢睇牙醫,為節省任由牙齒脫落。工聯會倡議在新界西5區提交同一建議書,利用區議會1億元撥款資助每名長者最高1萬元到私家牙科診所求診,做到人人「有牙食」。
11公營牙科 診所供不應求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申請牙科津貼的長者綜援人士由2006年的2696人急增至2011年的6099人,反映基層長者對牙科診治服務需求上升,但現時部分地區如葵青未有公營牙科診所,很多長者要跨區到荃灣戴麟趾夫人診所求診。由於服務供不應求,長者就算清晨6時排隊亦未必能輪到籌。政府早前推出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但門檻高,未能惠及大部分長者。元朗區議員劉桂容表示,曾有長者未能輪候公營診所,又為節省私家診所約5000元的診費,最終在沒有求診下,大部分牙齒脫落,難以咀嚼吞嚥。
工聯會區議員在葵青、元朗、離島、荃灣和屯門5區決定提交同一建議書,希望以《施政報告》內1億元區議會撥款,資助區內1萬名60歲以上長者到私家牙科診所求診。劉桂容指會參考長者醫療券模式,與區內私家牙科診所合作,長者求診後可向區議會領回上限1萬元的診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