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遊酒世界﹕寂寂無聞的「伯樂」(上)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06日 06:35
2013年02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古籍《韓詩外傳》有言:「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之句,有才能的人,不獲賞識一展所長,鬱鬱而終,是令人惋惜的事。但如果有「伯樂」把千里馬發掘出來,千里馬名留千古,而「伯樂」卻寂寂無聞,同樣是令人感慨萬千。今天,替大家說一個酒壇寂寂無聞的「伯樂」的故事。


Bordeaux的五大名莊所出的一軍酒,是被公認為世界上頂級美酒的代表,在眾多的新世界的酒中,聲譽能與這五大名莊分庭抗禮而廣為人識的,澳洲Penfolds酒莊的Grange是其中之一。但Grange在酒壇上崛起,曾一波三折,險死腹中。現今世人都把Grange的成功,歸於Grange的首任釀酒師Max Schubert身上,但我卻認為Grange之能夠順利釀成及有機會在酒壇嶄露頭角,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應歸功於賞識Schubert的「伯樂」。要認識這位「伯樂」,讓我們先回顧一下Grange的誕生故事 。


Grange成名之路 一波三折

話說1950年,一個澳洲釀酒師初到法國Bordeaux地區去考察,在那裏,機緣巧合地得嘗一些四十至五十年的Bordeaux陳釀,大為感動之餘更令他興起回澳洲後釀製一些同樣有陳年潛力的美酒;這個釀酒師就是Schubert。Schubert回到澳洲,在考慮了不同的葡萄品種和不同的葡萄園後,決定以Penfolds酒莊在Magill地區和在Adelaide南面的葡萄園所產的Shiraz去釀製,即1951年份的Grange。釀製完成後,新酒在全新橡木桶內陳年18個月後才入瓶,入瓶後繼續陳年。如是者寒暑交替,以後數年繼續釀製新酒,酒窖內積存的酒愈來愈多,數量多到令悉尼的Penfolds總部也開始注意到這批酒的存在。


多場試酒會 劣評如潮

終於,Penfolds的總裁為這批酒,包括從1951至1956的各年份的酒,在悉尼安排了試酒會。獲邀參加試酒的包括當地酒壇滿有名望的人士、Penfolds董事局的私人友好和公司高層。試酒會的結果,引用Schubert的話,是一個「災難」,因參與的人士,無一喜愛那批酒。Schubert不氣餒,在當時Penfolds南澳業務的副總經理Jeffrey Penfold Hyland(Penfolds創辦人的後裔)的支持下,在Adelaide和Magill地區舉辦了無數的試酒會,但整體來說,反應都跟首次試酒會差不多,冷嘲熱諷不絕於耳。


究竟後來Grange如何可以反敗為勝,廣受歡迎,因篇幅所限,下期再續。


(代郵﹕筆者教授的中大WSET課程,將於3月開課,查詢2209 0476江小姐。)


下期預告:寂寂無聞的「伯樂」(下)

文﹕劉信全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WSET課程導師

winegeek@y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