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
【明報專訊】擾攘多年的政改方案終於揭盅,政府昨日向立法會遞交2012年政改議案,內容「原封不動」,與兩月前公布的一樣,計劃於本月23日表決。同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在北京發表講話,向民主黨提出的「普選區議會」方案潑冷水,但卻破天荒首次就普選定義作出解釋,又暗示普選特首方式可以改變。不過23名泛民主派批評中央未有交代功能組別問題,一致綑綁否決方案。
一如所料,政府昨遞交政改兩個決議案(特首及立法會產生辦法),雖然最快可在23日表決,但政府只需知會立法會,可隨時押後表決,甚至修改方案。故未來兩星期,將是中央與泛民就政改討價還價,進入最後直路階段。
政務司長唐英年昨日召開記者會簡單交代後,至下午4時半喬曉陽在北京會見香港記者,但沒有接受提問。他在10分鐘的講話中,逐點回應民主黨提出的要求。就普選區議會方案,喬曉陽指出,香港社會就這個方案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是變相直選,有違《基本法》和人大決定,他則認為區議會議席一直是由區議員互選產生,繼續沿用此方法是恰當的。
稱普選要「普及平等」 喬未提參選提名權
對於第二點的普選定義,喬曉陽則以「個人名義」,明確地指出「普選的核心內容是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選舉權」,不會因為財產、性別和種族差異而導致選舉權不平等,不過他補充選舉權有一定限制,並舉列出四大條件,「我認為未來兩個普選辦法,既要體現選舉的普及而平等,也要充分考慮符合香港的法律地位,與香港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相適應,兼顧香港社會各階層利益,以及有利香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至於提名權及參選權是否要平等,喬曉陽昨日沒有觸及。
暗示2017特首選舉方式或有變
另外,外界一直認為2012年特首選舉委員會,會過渡成為2017年的提名委員會,喬曉陽昨日首次表明兩者沒有必然關係。「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提名方式,沒有什麼可比性。普選時提名的民主程序如何設計,需要根據《基本法》的規定深入研究。」至於是更寬鬆或是收緊,喬曉陽沒有解釋。
未談功能組存廢 民主黨:不能接受
對於泛民最關注的功能組別問題,喬曉陽只簡單表示要客觀評價功能組別,留待坊間凝聚共識,不應該成為2012年政改的障礙。
聽取喬曉陽講話後,手握立法會9票、主宰政改生殺大權的民主黨隨即召開記者會,主席何俊仁表明,若政府不修訂方案,會投下反對票。他解釋,最令民主黨不能接受的,是中央仍然拒絕闡釋2017和2020年是否有真普選,及解釋何時取消功能組別。張文光更擔心,喬曉陽談及普選特首時,談到的「民主程序」是在提名權上增加一層篩選,並非真正的普選。
民主黨表示,會繼續透過與中方溝通,「爭取到最後一分鐘」,但若政改方案再度被否決,特首曾蔭權應負上政治責任,引咎辭職,否則不排除向他提出不信任動議。連同民主黨在內的23名泛民,昨日亦簽署一份綑綁聲明,要求政府重新提交政改方案,否則將聯手否決現有方案。
曾蔭權指講話顯示中央誠意
而特首曾蔭權昨日強調,喬曉陽講話是中央積極、正面回應泛民訴求,期望可釋除部分人士對落實普選的疑慮,顯示中央的誠意。政務司長唐英年希望泛民能求同存異,又強調政改再讓步的空間不大。中聯辦副主任李剛說,喬曉陽講話有助香港社會了解中央對政改的立場,但他未有回應在政改表決前,會否再與民主派會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