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瑪麗醫院重建計劃正構思向北移的新方案。為遷就屬二級歷史建築的護士宿舍,原有重建計劃樓面受限,手術室和急症室或要分散在各層。據悉,瑪麗正構思拆卸臨牀病理大樓及醫生宿舍,再把兩大樓附近的K座擴建為「超級K座」,令所有手術室可同處一層,而整個急症室可設於地面,不用再分散,重建時間可縮短3至4年。瑪麗醫院行政總監陸志聰回應說,正考慮不同方案,最重要可縮短重建時間及增加樓面面積。
護士宿舍不能拆 面積受限
瑪麗醫院為重建成立的跨部門臨牀工作小組將於周五開會,與澳洲顧問專家Peter Brennan研究該院的服務規劃。瑪麗原本計劃拆卸位於山腰的教授樓、行政樓及護士學校等6座大樓,據悉,該院正探討重建核心向北移的可行性,構思拆卸貼近K座的臨牀病理大樓及醫生宿舍,再把樓高約28層的K座擴建為「超級K座」(mega block K),並考慮在薄扶林道近西環方向多建一條路。
港島西聯網規劃小組已就重建進行問卷調查,並安排Peter Brennan與300多名醫護及員工會面。據了解,因不能清拆護士宿舍,原有方案的可用樓面面積受限制,手術室亦要分散各層,急症室亦要分開3層;而新構思的「超級K座」,比目前的K座面積大逾一倍,可在一層樓容納所有手術室,而急症室可設在「超級K座」地面,不用分層。
瑪麗重建原定2025年全面落成,消息稱新方案所需的重建時間可由10多年縮短至8年,而被列二級歷史建築的護士宿舍亦未必需要拆卸。
重建時間料省3至4年
瑪麗醫院行政總監陸志聰表示,尚在研究新方案的可行性,目前任何方案都會考慮,最重要是增加樓面面積及節省重建時間。他說:「新構思確可增加樓面,比舊方案多幾成,重建時間亦可快3至4年。」他指出,尚要作建築技術評估,是否採用新方案需要平衡有關工作會否拖延重建計劃。
至於採用新方案後會否擱置舊方案,並保留護士宿舍,陸志聰表示言之尚早,瑪麗服務不斷有增長,要視乎日後的發展。
醫管局回應表示,瑪麗醫院重建計劃仍在構思階段,正考慮不同方案,但並未落實任何計劃。重建計劃方案的大前提是盡量減少在重建期間對病人服務的影響,並盡可能縮短重建時間及增加重建後的樓面面積。
明報記者 冼韻姬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