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早前諮詢高教界學者研究推民間國民教育教材,獲邀接觸的教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梁恩榮昨日表示,正聯絡各大專院校學者,冀9月開學前訂出課程框架,內容將以多元公民、批判性愛國者為大方向,例如以小學「如何選出班長」來解釋民主。未來擬邀請前線中小學教師加入,考慮為學校做課程設計及教案。
大方向﹕多元公民 批判性愛國者
梁恩榮說,學界較早時因特首選舉選出20多名泛民高教界選委,現不時就國民教育科議題提出關注,他們正聯絡大專學者為重訂課程框架給予意見。按初步建議,課程框架會依多元公民、批判性愛國者為兩大方向,建議中小學必須加入如維權、六四事件等爭議內容,予學生思考討論。
生活議題切入 「選班長」解釋民主
對於小學生會否難以理解及分析爭議事件,梁認為現時本港資訊科技發達,小學生不難得悉有關事件,也有小學生到過六四燭光晚會,因此課程只要從生活議題切入,定能理解。他舉例說,小學可以「如何選出班長」來解釋民主,中學可推而廣之至國際社會。
他預計3至4周內可訂出框架,並提出現有課程指引的不足,以及釐清課程以公民教育為本的目的,但未有具體課程設計內容,冀未來能召集足夠專業人士,並邀請中小學教職員加入以制訂校本課程及教案。若有中小學提出諮詢,也樂意向他們提供意見。民間教材方面,梁坦言的確要視乎所籌得經費,才可進一步探討。
大方向﹕多元公民 批判性愛國者
梁恩榮說,學界較早時因特首選舉選出20多名泛民高教界選委,現不時就國民教育科議題提出關注,他們正聯絡大專學者為重訂課程框架給予意見。按初步建議,課程框架會依多元公民、批判性愛國者為兩大方向,建議中小學必須加入如維權、六四事件等爭議內容,予學生思考討論。
生活議題切入 「選班長」解釋民主
對於小學生會否難以理解及分析爭議事件,梁認為現時本港資訊科技發達,小學生不難得悉有關事件,也有小學生到過六四燭光晚會,因此課程只要從生活議題切入,定能理解。他舉例說,小學可以「如何選出班長」來解釋民主,中學可推而廣之至國際社會。
他預計3至4周內可訂出框架,並提出現有課程指引的不足,以及釐清課程以公民教育為本的目的,但未有具體課程設計內容,冀未來能召集足夠專業人士,並邀請中小學教職員加入以制訂校本課程及教案。若有中小學提出諮詢,也樂意向他們提供意見。民間教材方面,梁坦言的確要視乎所籌得經費,才可進一步探討。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