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派杰撤出香港 廣發曾洽購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6日 06:35
2012年07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成交低迷,新股又死寂,投資銀行幾乎家家蝕錢,捱不住的,只能賣盤甚至關門。在港僱用80多人的美國投資銀行派杰(Piper Jaffray)昨日就公布,有意出售或結束香港業務。有市場消息稱,內地A股上市的廣發證券曾伸出橄欖枝,有意併購派杰亞洲業務。不過,近日雙方洽談又突然暫停,最終未知廣發能否救派杰香港部門出生天。


廣發原訂上周五公布收購

派杰亞洲行政總裁高寶明昨日接受查詢時,稱派杰放棄香港業務是集團的戰略轉型,不過他拒絕評論廣發收購的傳聞。


接近廣發證券的消息人士透露,廣發證券與派杰雙方,原本對收購一事已經達成共識,廣發則原計劃在上周五,即7月20日,公布收購事宜,不過,廣發突然決定暫停公布。「廣發證券在香港以零售業務為主,一直想擴大機構投資客戶,而當前環球市場不穩,派杰香港業務已現虧損,公司急於賣出,雙方就收購一事商談半年之久,一度達成共識。」


另有廣發證券人士稱,對派杰率先公布「出售香港業務」的消息感驚訝。他說,近來中資券商擴張動作頻頻,廣發也有擴張計劃,已在招兵買馬。


不過,另有消息人士稱,廣發收購成事機會不算高,從昨晚派杰的公告會撤出或結束香港業務,反映派杰將另覓買家,若9月底前仍無法有新主,香港業務將直接關門。


派杰於2007年底向金榜以2倍市帳率購入本港投資銀行及證券業務,雖然隨後經歷金融海嘯,但2009年次季環球股市大幅反彈,業務很快復蘇。2010年可說是派杰在港業務的高峰期,當年做過約8單新股,公司並擴張人手,為2011年作準備,但好景不常,隨後兩年,環球股市活在歐債危機的陰霾中,新股與二手市場成交日益萎縮,令券商都陷入苦撐局面。


派杰亞洲年蝕逾千萬美元

一位證券界人士分析,以目前日成交400多億元計,扣除窩輪及牛熊證百多億元成交,實際的成交只得200至300億元,以機構投資者單邊佣金0.1%計,每天中環各大證券行的總收入只是4000萬至5000萬元,扣除人工及租金,間間都要蝕。加上新股市場一潭死水,沒有新股何來收入。派杰亞洲去年虧損1091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則蝕682萬美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