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網上流傳一段大廈閉路電視的短片,揭示3名救護員運送一名體型肥胖及失去知覺的男子進入升降機時,疑因沒為病人扣好安全帶,致病人從輪椅滑落地上。救護員沒有扶起病人,反而把病人在地上又拖又拉「塞進」升降機,抵達地面後,救護員再把病人拖出升降機。消防處昨日表示,留意到有救護員在處理傷者的程序上出現偏差,不符工作指引,已對事件展開調查。
該段名為《香港救護員原來是這樣送病人離開的》的6分鐘短片,從片段內閉路電視畫面可見日期為3月23日,有救護員以拖行手法把一名巿民拖入及拖出升降機,有關片段近日上載到YouTube。據了解,3名救護員當時是在土瓜灣一幢單幢樓內,負責把這名身軀肥胖的病人送往就近的醫院救治。
從輪椅滑下 即拖入升降機
有資深救護員指出,若升降機太窄,不能用擔架牀運送病人,通常會使用該款摺疊式輪椅(影片所見的橙色椅子)運送病人。若病人從輪椅滑落地上,救護員只需把病人抬回輪椅並重新扣好全安帶便可。然而,影片中救護員見病人跌落地面後,用手「夾硬」把躺在地面的病人拉入升降機,還讓病人「大字形」攤在升降機內。
消防處救護員會主席陳仕祺表示,消防處對事件展開調查,不便評論。他指出,升降機空間太小,救護員急於把病人送往救治,才會把病人拖入去,認為在這方面有改善空間。
「像拖一隻豬」 網民憂致病人受傷
有看過片段的網民質疑,救護員拉着昏迷病人的手拖入升降機,會令病人有脫及受傷風險,建議救護員使用毛氈拖行法、前抬後抱法等,以減低風險。亦有網民指救護員粗魯,不顧病人尊嚴,拖病人入升降機的手法像「拖一隻豬」,又指救護員為挪出空間讓同僚擠入升降機,甚至用腳掃開病人的手。
消防處發言人昨回覆表示,事件已進入紀律調查階段,不能披露詳情,包括時間、地點、 病人召救護車原因及病人情况。處方指出,根據錄像顯示,「本處察覺有關救護員在處理傷者的程序上出現偏差,不符合有關的工作指引。本處已對事件展開調查,如證實有違規情況,處方將嚴正處理,對有關人員採取紀律行動」。
該段名為《香港救護員原來是這樣送病人離開的》的6分鐘短片,從片段內閉路電視畫面可見日期為3月23日,有救護員以拖行手法把一名巿民拖入及拖出升降機,有關片段近日上載到YouTube。據了解,3名救護員當時是在土瓜灣一幢單幢樓內,負責把這名身軀肥胖的病人送往就近的醫院救治。
從輪椅滑下 即拖入升降機
有資深救護員指出,若升降機太窄,不能用擔架牀運送病人,通常會使用該款摺疊式輪椅(影片所見的橙色椅子)運送病人。若病人從輪椅滑落地上,救護員只需把病人抬回輪椅並重新扣好全安帶便可。然而,影片中救護員見病人跌落地面後,用手「夾硬」把躺在地面的病人拉入升降機,還讓病人「大字形」攤在升降機內。
消防處救護員會主席陳仕祺表示,消防處對事件展開調查,不便評論。他指出,升降機空間太小,救護員急於把病人送往救治,才會把病人拖入去,認為在這方面有改善空間。
「像拖一隻豬」 網民憂致病人受傷
有看過片段的網民質疑,救護員拉着昏迷病人的手拖入升降機,會令病人有脫及受傷風險,建議救護員使用毛氈拖行法、前抬後抱法等,以減低風險。亦有網民指救護員粗魯,不顧病人尊嚴,拖病人入升降機的手法像「拖一隻豬」,又指救護員為挪出空間讓同僚擠入升降機,甚至用腳掃開病人的手。
消防處發言人昨回覆表示,事件已進入紀律調查階段,不能披露詳情,包括時間、地點、 病人召救護車原因及病人情况。處方指出,根據錄像顯示,「本處察覺有關救護員在處理傷者的程序上出現偏差,不符合有關的工作指引。本處已對事件展開調查,如證實有違規情況,處方將嚴正處理,對有關人員採取紀律行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