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書商保守 網絡小說熱難持續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9日 06:35
2012年07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在「高登」用語中,耍鹽花的鹹濕故事被稱為「甜故」,而本地網絡小說作家能夠走紅,「加甜」幾乎是既定方程式。Pizza說,除了容易受歡迎的「惡搞抽水甜故」,他相信本地網絡小說亦有其他可能性,他希望從日常生活着手,創作令本地讀者有代入感的故事。有本地作家認為,雖然網絡能為有志寫作的人提供更多發表作品途徑,短期內亦可能令部分書商一窩蜂出版網絡小說,但由於本地書商仍傾向保守,不願意為新人投資,故對於網絡小說能成為持續風氣不感樂觀。


陶傑:好故事永遠有需求

作家陶傑雖未閱讀《紅van》一書,但認為它的成功,與香港嚴重缺乏本地故事有關,「香港社會一向蒼白、枯燥,缺少會說故事的人,對好故事的需求永遠都在」。作家葉輝亦稱,香港一直有不少人通過網絡發表作品,但不少出版商基於資金、回報等考慮,甚少以出版實體書支持這類型創作,故對「網絡小說熱」能否持續不感樂觀。


聯合出版集團總經理梁榮錝亦表示,不少出版社一向都會為熱門博客、網上人物等出書,故不認為網絡小說興起會對傳統出版社構成威脅。


題材敏感 靠名人引薦方能上架

有種文化編輯余禮禧透露,曾有大型連鎖書店因個別書籍題材涉及政治、色情、粗口等敏感題材,拒絕讓網絡小說上架,最後要通過文化界名人引薦,才能成功以「包膠」形式進入書店。有份引薦的陶傑稱,書店拒絕讓涉及敏感議題的書籍上架以往亦發生過,他認為若網絡小說被禁上架,是干預年輕人的出版自由,情况值得關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