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場外交易巿場欠透明度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8日 06:35
2012年07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場外交易巿場(Over the Counter,簡稱OTC)買賣較交易所內的交易更為靈活,產品種類較多,對一班私人銀行的富豪客戶來說,更可以買入度身訂做的投資產品。


不過由於場外交易市場欠缺透明度,買賣價位僅由買方及賣方私下釐定,若客戶委託投資銀行或券商進行,隨時會步遭「搵笨」的法興客戶後塵。從證監會今次揭發法興「食價」事件可見,由於客戶未能監視場外交易作價,故即使被交易商「食價」亦無從得知。


被交易商「食價」無從得知

獨立國際分析師姚亮威指,場外交易主要服務對象一向為專業投資者。以期權交易為例,由於港交所(0388)的期權巿場未成熟,缺乏深度,若專業投資者屬意於某一個價位投資,於公開巿場難以尋求買盤或賣盤,於場外巿場則可透過買賣雙方協商成交,不用等「到價」。零售投資者對巿場走勢不太熟悉,亦不知道理想的「開價」價位,故難以獲利,更隨時被「抽水」。


他建議,若非專業投資者,最好仍是進行傳統的場內交易,明碼實價,即使蝕本亦比較心甘情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