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G20揭汽油價造假漏洞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7日 06:35
2012年07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操控案觸發「查假」風潮,G20報告指出,汽油價格市場易受「操控或扭曲」,指銀行、油公司、對冲基金都有可能在呈報交易價格時,透過造假獲利,情况有如拆息市場「報細數」一樣。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官員亦稱,兩者的漏洞「極相似」,英國國會議員已促請英倫銀行展開調查。


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IOSCO)公開G20一份報告,指汽油價格市場的價格呈報機制存在漏洞,容易受到「操控或扭曲」,由於汽油價格高低背後涉及龐大利益,令銀行交易員、油公司、對冲基金「有動機」去虛報價格,從而扭曲市場去獲利。


「基準汽油價格」與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的呈報模式接近,都是由市場參與者(如銀行及對冲基金)提供每天的交易資料,然後由一間名為Platts and Argus的機構統整後所得,其角色類似負責統計及公布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的英國銀行家協會(BBA)。「基準汽油價格」是重要市場指標,汽油零售商會按這基準去決定日後花多少錢「入貨」購買汽油,基準價格愈高,汽油零售價亦會愈高。


「自願」呈報無審核

不過,G20的報告指出,這個呈報模式並沒有監管機制,沒有審核上報資料是否屬實,而且呈報模式只屬「自願」性質,沒有強制市場參與者上報全面數據,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稱,交易員可以選擇性呈報資料,扭曲市場交易實况,製造對自己持倉有利的數據。Platts and Argus辯稱,自己是獨立機構,不涉及利益衝突,又強調有聘請專人去「篩走」可疑數據,但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稱,調查人員僅是靠「經驗」去斷定數據真假,難有全面作用。


汽油價格陷入造假疑雲已惹起監管當局關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專員奧馬利亞(Scott O'Malia)稱,汽油價格及拆息呈報的漏洞「極相似」。目前負責調查拆息操控案的英國監管機構,本周將決定會否把調查擴展至其他市場。


議員促英倫銀行調查

英國保守黨國會議員哈爾豐(Robert Halfon)連同100名要求減油價的國會議員,促請英倫銀行徹查汽油價格市場有否有違規活動。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