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師撰文 揭中學不理學生只搞形象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6日 06:35
2012年07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從多年教改,以至近日被視為「洗腦班」的國民教育科,本港教育制度一直面對各種批評。有出版社邀請本地教育學者為種種問題把脈,亦有中學教師現身說法,揭示部分學校不求教好學生,只求在教育局官員到訪時辦好「視學」,甚至登報恭賀特區回歸,大搞形象工程,忽略教育精神。


為搶學生 派教師深圳擺檔

次文化堂出版的《香港教育大零落》,罵盡本地教育制度的古靈精怪,社長彭志銘視為該出版社「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他「最想做的一本書」。彭透露,有中學教師眼見其任教的Band 3中學,校長「鬥hea」,一心討好教育局,懶理學生,卻要求教師花大量時間精力,每日開會搞形象工程;教育局官員到訪時則辦好「視學」,令教師為之心痛,故不惜犯險,撰文披露學校種種光怪陸離。


另一中學教師梁德賢,多年來見盡教改到新高中學制下的種種荒誕,有Band 3學校為求不被殺校,花數萬元登報章廣告,熱烈恭賀特區回歸祖國周年紀念;有學校為搶學生,派教師到商場派單張、到深圳擺檔展銷、送校服兼免費校車接送;有中學開放日貼出學生專題研習,其中一份「佳作」竟奉上大段法文描述,原來師生為求達標,一個只顧在網絡抄襲,一個也無仔細批改,鬧出笑話……他批評教改已令社會和學校付上沉重代價,卻未見有官員為施政失誤負責。


小思作序 借朱自清文章批港教育

該書同時邀得重量級教育家小思寫序。小思借用88年前,著名作家朱自清批評當時中國教育制度的文章〈教育的信仰〉﹕校長教師們既將教育看做權勢和金錢的階梯,為滿足功利、要求效率、迷信數字,不再在培養健全人格方面下工夫,學生無法成為堂堂正正的人。小思認為當下本港教育制度的難題和反思盡在朱自清文章中。


彭志銘認為,小思和朱自清的文章,正如書中所反映的現象,「(本港)教育不是為學問,學校一味為賺錢,聽政府話,借國民教育達到令人聽話的目的」。


該書亦收錄了張炳良任教院校長時撰寫的文章,惟彭志銘直言這名民主黨前副主席、新任運輸及房屋局長發表的六四論令人非常不滿,「如果本書大賣,第二版一定抽起他的稿」。


明報記者 吳光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