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開工項目飈升 增投資多做少說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4日 06:35
2012年07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上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與中央政府為刺激經濟增長而加快對基礎設施和其他建設項目的審批不無關係。今年5月,發改委審批項目猛然加速,機場、鋼鐵廠等大量地方基建項目獲得通過,當時已被指是「4萬億刺激經濟政策」捲土重來。


發改委否認政府主導投資

雖然其後發改委澄清「不會再次推出政府主導的大規模投資」,但數字卻騙不了人,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累計按年增20.4%,較頭5個月20.1%上升0.3個百分點;單月看,6月份增速為21.2%,亦高於5月份的19.9%。再者,細項中作為投資先行指標的新開工項目投資增長,更由5月的22.8%大幅跳升至6月份的26.1%,證明中央已加大投資力度,雖無4萬億之名,卻有4萬億之實。


事實上,雖然中央一直強調,要以內需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重點,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周一及周二(9日、10日)先後兩次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時,口風已有轉變,他說「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包括促進消費、出口多元化等,但當前重要的是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明顯已將增加投資重新視作穩增長關鍵手段。


學者﹕穩增長重擔 只能在基建

事實上,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饒晞浩便指出,經濟形勢持續下滑,中央無法再淡定下去。目前看來,外貿持續承受壓力,內需還無法看到更有效的擴大消費手段;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製造業、基建各佔約三分之一。地產受到調控,製造業投資亦不接,穩增長的重擔只有壓在基建投資以及國家主導的重大項目投資上。


現時看來,以投資穩增長的情况可能將要持續一段時間,摩根大通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李晶發表的報告指出,用作支持基建投資的地方政府債券在7月初大幅上升至4300億元人民幣,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反映了中央亦正採用財政工具去刺激下半年經濟增長,其中又以基建投資為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