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農產價漲金屬價落 新興國遭殃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1日 06:35
2012年07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商品價格目前正出現兩極化的走勢﹕在全球經濟放緩下,金屬等原材料的價格持續受壓,但關乎通脹民生的農產品價格卻愈飈愈高。在DJ-UBS商品指數的9項分類指數中,只有穀物今年錄得升幅(24%),其餘全部見紅。《金融時報》指出, 目前穀物及金屬價格的比例,已跌至2009年初以來最低。分析家直言,在美元轉強、環球經濟放緩下,穀物以外的商品價格難有樂觀前景。


美鋁次季業績跌18%

中美歐經濟放緩,企業對鋁材需求下跌,國際鋁價跌至每噸1887美元,較首季平均價2177美元跌了超過一成,為近兩年來低位,美國鋁業(Alcoa)昨日公布次季業績,顯示產品價格按年大幅下跌18%,令美鋁的邊際利潤顯著受壓,導致第2季由盈轉虧,蝕200萬美元(1560萬港元),差過去年同期賺3.22億美元;若扣除一次性項目,則錄得6100萬美元盈利,每股賺6美仙。


除了鋁價,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亦表現不滯,DJ-UBS商品指數的9項分類指數中,只有穀物今年錄得升幅,達24%,其餘商品如貴金屬、工業金屬價格今年均錄得跌幅,當中以能源類跌幅最大,今年累跌15%。目前穀物及金屬價格的比例已跌至2009年初以來最低,反映穀物價格上升,只是因為失收減產,而非經濟反彈拉高價格。


經濟放緩 商品價格難樂觀

《金融時報》指出,由於糧價佔新興國通脹的比例較高(美國並不把食品價格計入核心通脹),若糧價升勢持續,將刺激新興國通脹攀升,限制新興國央行減息刺激經濟的能力,拖累新興國經濟表現;反而先進經濟體會因金屬及能源等商品價格下跌,理論上有利當地製造業。


不過權威財經雜誌《巴倫》的專欄分析指出,目前美元表現繼續有回勇趨勢,由於大部分商品價格以美元計價,倘美元升值一成,若商品供求不變,商品價格便會跌一成;另外,環球經濟放緩,企業對商品需求下跌,對商品價格造成打擊,同時經濟放慢很可能導致信貸收縮,除非獲央行「泵水」支持,否則在市場熱錢減少下,商品價格將難以炒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