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屯門山村築壩私建「水塘」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1日 06:35
2012年07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屯門紫田村一段天然河流被改為小型水庫,有村民承認,數年前十多名村民合資約2萬元,在河道興建一道混凝土水壩,儲起河水,為十多戶村民提供源源不絕的山水,毋須繳交水費。政府工程師指出,工程可能影響河道排洪能力,遇上大雨或會觸發山洪暴發,對周圍民居生命財產構成極大危險;傳染病醫生警告,表面清澈的山水,可能暗藏賈弟蟲及隱孢子蟲,直接飲用這些山水,可能引致嚴重肚瀉。
沙頭角鹿頸的屏南石澗前日山洪暴發,兩名青年不幸遇險身亡,令人關心山澗安全問題。有行山者向本報表示,近日到屯門紫田村西坑尾一山澗行山時,發現有人在其中一段溪澗興建小型水壩,引水自用,質疑工程未經申請,又擔心改動河道會影響排洪,若遇上大雨,會引致山洪暴發,危及行山者安全,工程冲下沙泥亦會淤塞渠道。
為省水費 合資2萬元
記者昨日到紫田村,發現該村依河而建,一名村民承認,西坑尾約十多戶村民,數年前合資約2萬元,於附近一段河道興建一道混凝土水壩,令水壩上游形成水庫,容量與一個標準泳池相若。該名村民又說,水庫建有水管接駁十多戶村屋,提供源源不絕山水。由於河流水量會受降雨量及季節影響,村民家中均有水桶儲起山水。
政府供水網覆蓋全村
村民稱,政府的供水網絡覆蓋該村,但幾乎無人使用,引河水入屋的村民,家中均有兩套供水系統,承認是為了毋須繳交水費,又指山水清澈,可以完全取代水喉水飲用。
水務署表示,紫田村並非屬於水塘集水區範圍,該署的供水系統亦已伸延至西坑尾一帶。
渠署將派員視察
渠務署則表示會派員視察。據了解,水務署的供水系統已覆蓋全港99%人口,新界一些沿河而建的鄉村,為了不用繳交水費,一直有引水自用,但自行興建混凝土水壩蓄水則較罕見。若有關工程位於集水區,可能污染食水,水務署可以取締;若河流本身是新界重要排洪河道如梧桐河及錦田河等,受法例監管,不能隨意進行工程,以免影響河道排洪能力,但流經紫田村的河流應不受規管。
本報昨向地政總署查詢,政府是否曾接獲申請,於紫田村河道進行工程,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水質惡劣或有蟲 醫生籲停飲
傳染病醫生勞永樂呼籲村民停止直接飲用山水,指水中可能含有賈弟蟲及隱孢子蟲,可能引致嚴重肚瀉;若山水受化學物質如二噁英污染,即使煮沸亦不能完全除去這些有害物質。環保署資料顯示,流經紫田村的河道,其實是屯門河上游,水質列為「惡劣」級別(河溪水質分為5級,由極佳至極劣不等,惡劣屬第4級),全年大腸桿菌平均含量為每100毫升有47萬粒,絕對不宜飲用。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實習記者 陳翔翎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