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天是升中派位大日子,雖然今年升中入讀首三志願的成功率較去年微升,但學生仍面對升讀名校壓力。明愛發現,有基層學生為應付英文中學面試製作1吋厚履歷表,卻仍感不敵其他3吋厚集齊海外交流及樂器訓練等履歷的學生,對派位結果深感憂慮。有調查指基層家長視升中為脫貧之路,對子女期望較高,令基層學生升中壓力較一般學生高。
關係脫貧 基層童壓力更大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4月進行小學生升中過程壓力問卷調查,41間受訪學校,共收回3677份學生問卷,當中938名為有領取全額書簿津貼或綜援受助學生。受訪學生中,三成表示無信心升讀理想中學,其中50.7%領全津學生指父母對自己期望太高,比例較整體學生的46.4%多4.3個百分點(見表 )。另外,分別有61.3%的領全津生及65%綜援生稱,參與升中面試增加壓力,比例亦較整體學生的60%高。
同學履歷表3吋厚
今年升中的基層學生潘同學,父親是職業司機,無法為她安排豐富課餘活動,她小四開始參加補習班,到小五參加升中模擬面試,希望升讀英中,為未來鋪路。她說,為增加升英中機會,更準備了1吋厚履歷表,但對入讀心儀學校仍沒信心,因其他同學的履歷表是3吋厚的文件夾,當中不但有不同類型樂器證書,更有交流團的相片和感受,「自己的履歷表只有成績表和校內課外活動紀錄」。
她表示,對音樂及繪畫有興趣,因家境問題而沒有學習,對於其他同學的資料夾如此「豐富」十分羨慕。全級120人中考頭30的她,升中志願頭三位均是英文中學,她對派位結果沒大信心,擔心「怕令父母失望」。任職司機的潘父則為女兒放榜停工一天,方便女兒派位結果不如理想時可駕車載她到心儀學校叩門。
社工籲家長勿加重壓力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註冊社工林毅敏表示,低收入家庭因缺乏資源及援助,升中過程承受的精神壓力比一般家庭大。他建議父母勿只顧放大量資源去「豐富」履歷表,而忽略學生的潛能和親子關係。
林亦呼籲家長無論派位結果如何,應以平常心面對,不要加重子女壓力。
如對派位結果有查詢,可致電明愛小六升中輔導服務熱線2337 1660。
關係脫貧 基層童壓力更大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4月進行小學生升中過程壓力問卷調查,41間受訪學校,共收回3677份學生問卷,當中938名為有領取全額書簿津貼或綜援受助學生。受訪學生中,三成表示無信心升讀理想中學,其中50.7%領全津學生指父母對自己期望太高,比例較整體學生的46.4%多4.3個百分點(見表 )。另外,分別有61.3%的領全津生及65%綜援生稱,參與升中面試增加壓力,比例亦較整體學生的60%高。
同學履歷表3吋厚
今年升中的基層學生潘同學,父親是職業司機,無法為她安排豐富課餘活動,她小四開始參加補習班,到小五參加升中模擬面試,希望升讀英中,為未來鋪路。她說,為增加升英中機會,更準備了1吋厚履歷表,但對入讀心儀學校仍沒信心,因其他同學的履歷表是3吋厚的文件夾,當中不但有不同類型樂器證書,更有交流團的相片和感受,「自己的履歷表只有成績表和校內課外活動紀錄」。
她表示,對音樂及繪畫有興趣,因家境問題而沒有學習,對於其他同學的資料夾如此「豐富」十分羨慕。全級120人中考頭30的她,升中志願頭三位均是英文中學,她對派位結果沒大信心,擔心「怕令父母失望」。任職司機的潘父則為女兒放榜停工一天,方便女兒派位結果不如理想時可駕車載她到心儀學校叩門。
社工籲家長勿加重壓力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註冊社工林毅敏表示,低收入家庭因缺乏資源及援助,升中過程承受的精神壓力比一般家庭大。他建議父母勿只顧放大量資源去「豐富」履歷表,而忽略學生的潛能和親子關係。
林亦呼籲家長無論派位結果如何,應以平常心面對,不要加重子女壓力。
如對派位結果有查詢,可致電明愛小六升中輔導服務熱線2337 1660。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