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操控拆息醜聞曝光,巴克萊前總裁泰勒(Martin Taylor)直言,「銀行業內普遍存在系統性欺詐」,有英國大型銀行交易員也向《每日電訊報》爆料稱,刻意「報細」拆息是極常見做法,由於銀行實際借貸成本高於對外公布的同業拆息,因此要提高借款予客戶的息率,才能有賺。
開會討論操控 儼如合法活動
該名並非效力巴克萊的匿名交易員稱,2008年初,開始得悉所屬銀行有操控拆息的行為,他當時曾參與討論如何壓低拆息的會議,與會人數多達20至30人,由銀行經濟師到負責銷售的同事都有參與,討論的公開程度有如操控拆息屬「合法」活動。
他透露,一般的「認可做法」是報細拆息數個基點,由於制度充滿漏洞,負責整合數據的英國銀行家協會不設稽查制度,加上銀行一向不喜歡被外界發現拆息高於其他銀行,故「報細」做法可以說是「每一個都知道、每一個人都會做」。
但「報細」拆息亦有後遺症,因為銀行實際借貸成本高於對外公布的同業拆息,表面公布的可能只是2厘,但實際很可能是5至6厘,銀行職員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說服客戶把貸款利率的計算方式,由基本利率(Base Rate),改成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再加特定的利息計算,以免因「報細」拆息而要蝕錢。
開會討論操控 儼如合法活動
該名並非效力巴克萊的匿名交易員稱,2008年初,開始得悉所屬銀行有操控拆息的行為,他當時曾參與討論如何壓低拆息的會議,與會人數多達20至30人,由銀行經濟師到負責銷售的同事都有參與,討論的公開程度有如操控拆息屬「合法」活動。
他透露,一般的「認可做法」是報細拆息數個基點,由於制度充滿漏洞,負責整合數據的英國銀行家協會不設稽查制度,加上銀行一向不喜歡被外界發現拆息高於其他銀行,故「報細」做法可以說是「每一個都知道、每一個人都會做」。
但「報細」拆息亦有後遺症,因為銀行實際借貸成本高於對外公布的同業拆息,表面公布的可能只是2厘,但實際很可能是5至6厘,銀行職員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說服客戶把貸款利率的計算方式,由基本利率(Base Rate),改成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再加特定的利息計算,以免因「報細」拆息而要蝕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