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債息率超預期 可博「財息兼收」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03日 06:35
2012年07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財政部發行的兩年期零售人民幣國債接受認購,票面息率達2.38厘,高於市場預期,並更較招標部分的3年國債還要高,故被視為中央送大禮的一部分實不為過。不過,作為投資者,除了留意債息高低外,也要考慮中港人民幣息率及人民幣匯價變化等因素。


中國財政部配售55億元兩年期人民幣國債接受公開認購,下周五(13日)截止,債券票面息率2.38厘,較招標部分的3年國債收益率1.85厘高,相比現時在市場交易2014年8月到期的國債買入孳息率約1.8厘,是次的零售國債息率相當吸引。


港銀行力吸人幣 定存息料回升

不過,隨着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趨多元化,香港銀行業對人民幣需求增加,帶動在港人幣存款息率上升,即使近日部分銀行下調息率,似為避免搶國債風頭,現時仍有不少銀行定存息率較國債吸引,其中東亞銀行3至24個月大額人民幣定存息率達3厘。中央政府進一步擴大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人民幣的出路增加,誘使銀行以高息吸存,未來在港人民幣息率有上升空間,意味着認購國債的機會成本不小。


但要留意,定存要面對續期及提前取回的問題,若把資金放在較短期的定存,如3個月或半年,博取較高息率,便要面對市場利率波動的風險,若存款到時碰上息率低潮,屆時只能以低息續存,最終可能得不償失;同時定存一旦提早取出,會被銀行罰息,但持有國債可透過二手市場沽出,避免罰款(可能有交易費用),予投者資更大靈活性。當然,若在二手市場沽出,便關係到債券價格表現。


決定債價走勢其一重要因素,便是息率變化。中央銀行減息,銀行存款利率下降(撇除利率浮動因素),促使投資者尋找更高回報的投資,帶動資金流入債券市場,刺激債價上漲。


當前歐洲債務的問題揮之不去,對當地以至全球經濟的打擊深遠,受到外圍及本地需求下滑,中國6月初作出3年多來首度減息的行動,在經濟復元需時,以及原材料價格下滑,通脹受控的情况,短期息率料易跌難升,有利債價表現。尤其,這批發行的人幣國債首次可於港交所進行買賣,以現時約2年後到期的國債息率約1.8厘計,相信零售部分的國債首日掛牌價格會上升。


短期息易跌難升 有利債價

至於沒有人民幣資產的投資者,是否值得在現水平買入人民幣認購國債?自05年中國進行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超過30%,加上中國經濟增長減速,令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市場對人民幣未來走勢看法分歧,人民幣遠期合約顯示未來兩年人幣貶值1.7%,綜合券商預測人民幣將升值1.6%(見右圖),姑勿論那一邊較為準確,從幅度看,人民幣匯價未來大致可保持平穩,以分散投資或資產配置為目的,現水平買人民幣購國債也是時機。


匯價可保平穩 買國債鎖定回報

總括而言,香港人幣利率波動,加之預期內地息率保持低企,認購兩年期的國債,一方面可以鎖定未來兩年回報,又可保持靈活性,甚至可以博取債價上升,「財息兼收」。再者,相比大額定存才可享高息,國債入場費較低(最少1萬元人民幣),不失為初次投資的選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