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奧禁室培慾案 國會促邀FBI重查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03日 06:35
2012年07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奧地利國會調查委員最近就少女坎普什「禁室培慾」案發表報告,評定警方無盡力追蹤所有線索,調查欠專業,更曾涉施壓迫令目擊者改口供,以求盡快結案。委員會建議邀請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或德國刑事警察等國外專家,重新調查案件。


疑奧警結案心切放生共犯

現年23歲的奧國少女坎普什(Natascha Kampusch),1998年上學途中,在維也納街頭被男子普里克洛皮(Wolfgang Priklopil)擄走,囚禁在其家中的地下密室。坎普什被虐逾8年,至2006年終成功逃脫,由鄰居發現報警。普氏則在坎普什逃脫當日,被發現陳屍維也納市郊一路軌上,身首異處,當時警方斷定普氏畏罪跳軌自殺,又認為他是單獨犯案。


但奧地利國會早前成立調查委員會,重新審視坎普什「禁室培慾」案所有證據,調查警方處理此案的程序。證據顯示,坎普什被擄當日,一名12歲女學生目睹整個過程,並曾6次向警方表示,普氏當日把坎普什拖進白色客貨車時,有另一男子坐在駕駛座,惟其後她遭警方大力施壓,阻止她提及該名男子。另外,在普氏「自殺」當天,警方在他駕駛近6小時的汽車中,亦曾發現DNA證據,證明案中有第3人出現,可能是殺死普氏的真兇又或案中共犯。調查報告甚至不排除有人特意布下「畏罪自殺」假局去誤導調查。


涉逼證人勿提疑犯男同伴

同時,坎普什由始至終堅稱犯人只有普氏一人,與目擊者所言有出入,有人質疑她因為與犯人產生情愫而刻意隱瞞包庇,但警方從未調查此疑點。委員會一致認為警方調查時有欠專業,亦未徹查關鍵線索,只將所得證據按現有調查進展詮釋,而非以懷疑態度求證;當有證據與警方調查方向相違,便被視作「不可靠」而忽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