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回歸15周年,中央選擇28日提前公布送港「禮單」,除提振香港經濟信心外,其中思路非常明晰,即挺港政策難離與內地的互補、融合、互利、共贏,香港未來發展「國際化」與「內地化」不但互不排斥,而且二者的融合程度將關乎港府未來。
港與內地將愈加緊密
此次中央代表團包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以及廣東等地負責人,陸續在港公布30多項挺港政策,均關乎香港與內地合作。各部委更將在港安排多場部長級記者招待會,第一時間對中央政策作出解讀,以便迅速地無障礙推進。
如何將「內地」這棵大樹,與香港「橋頭堡」作用共同發揮到淋漓盡致,正是港府近幾年來思索的大課題。
作為內地與香港緊密關係的見證,CEPA至今已實施九年,且每年都有新的補充協議出台。內地與香港間的緊密關係,被不斷拉近;相互經貿中的體制性障礙,正逐漸消減;文化思維上面的差異,也正逐漸磨合完畢。其間,香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是同期其他發達經濟體平均值的近兩倍,而內地經濟也從中受惠良多,這都將推動港與內地未來關係更為良性上升、互利發展。
港在內地經濟角色難取代
香港曾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如今即使「橋樑」作用漸不如前,但港在內地經濟角色,難以被取代。
此間觀察人士表示,香港優勢在於「開放度」和「自由度」,而這兩項都是內地經濟如今着力發展的方向。隨着內地經濟開放力度不斷加強,香港在內地經濟中的角色,將益發重要。就在此次公布的挺港「禮包」中,金融領域繼續成為亮點,包括在深圳前海地區探索開展資本項目可兌換試驗,創新粵港澳三地人民幣業務。借由深港通道,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將繼續擴大,這被視為人民幣國際化邁出歷史性的一步。
分析認為,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確實能容納多個對外「口岸」,但最重要的「離岸」中心目前只有香港具備條件。香港作為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在金融方面對內地發展的助力不可小覷。從去年8月以來的發展可以預知,香港借助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特殊角色,不僅能進一步鞏固與提升自身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還可為中國內地當前金融有序開放的大局先試先行。據預計,豐富香港人民幣離岸產品的具體措施近期還將持續出台,以此令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愈加鞏固。
馮其十
港與內地將愈加緊密
此次中央代表團包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以及廣東等地負責人,陸續在港公布30多項挺港政策,均關乎香港與內地合作。各部委更將在港安排多場部長級記者招待會,第一時間對中央政策作出解讀,以便迅速地無障礙推進。
如何將「內地」這棵大樹,與香港「橋頭堡」作用共同發揮到淋漓盡致,正是港府近幾年來思索的大課題。
作為內地與香港緊密關係的見證,CEPA至今已實施九年,且每年都有新的補充協議出台。內地與香港間的緊密關係,被不斷拉近;相互經貿中的體制性障礙,正逐漸消減;文化思維上面的差異,也正逐漸磨合完畢。其間,香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是同期其他發達經濟體平均值的近兩倍,而內地經濟也從中受惠良多,這都將推動港與內地未來關係更為良性上升、互利發展。
港在內地經濟角色難取代
香港曾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如今即使「橋樑」作用漸不如前,但港在內地經濟角色,難以被取代。
此間觀察人士表示,香港優勢在於「開放度」和「自由度」,而這兩項都是內地經濟如今着力發展的方向。隨着內地經濟開放力度不斷加強,香港在內地經濟中的角色,將益發重要。就在此次公布的挺港「禮包」中,金融領域繼續成為亮點,包括在深圳前海地區探索開展資本項目可兌換試驗,創新粵港澳三地人民幣業務。借由深港通道,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將繼續擴大,這被視為人民幣國際化邁出歷史性的一步。
分析認為,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確實能容納多個對外「口岸」,但最重要的「離岸」中心目前只有香港具備條件。香港作為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在金融方面對內地發展的助力不可小覷。從去年8月以來的發展可以預知,香港借助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特殊角色,不僅能進一步鞏固與提升自身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還可為中國內地當前金融有序開放的大局先試先行。據預計,豐富香港人民幣離岸產品的具體措施近期還將持續出台,以此令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愈加鞏固。
馮其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