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建銀國際:須提高離岸人幣循環效率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27日 21:35
2012年06月27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在境外市場的大量流動,是其國際化的先決條件,臨近「七一」,市場期待中央送上新政,促進離岸人民幣的雙向流動。建銀國際總裁胡章宏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除了要有回流機制,還要提高人民幣在離岸體系中的循環效率,即讓人民幣在本港加速「轉起來」,他期待政策層面有所突破,相信近期最有可能實現的,仍是人民幣股權產品。


「人民幣的流出和回流,目前進入階段性盤整,相對顯得平靜。」胡章宏說,離岸人民幣市場在經過一輪自發成長之後,正處於觀察期,並靜待制度上的進一步突破;當前,要實現建立香港為離岸中心的階段性目標,就要給離岸市場的人民幣資金池擴容。


須增加離岸人民幣產品

在投資層面,本港人民幣產品仍然很少。胡章宏認為,離岸人民幣「轉起來」 仍缺乏動力,主因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的比較優勢不夠,市場對持有人民幣以及投資的動力,還是來自看好人民幣中長線的升值趨勢。


他相信,未來政策放寬的大方向是提高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的循環效率,「有可能一個小制度的變化,都會帶來離岸人民幣產品的放量,只有市場自身效率的提高才能促進發展,而非僅依賴於迴流。」


胡章宏肯定了服務於實體經濟的人民幣業務正迅速發展,自2005年人民幣匯改重啟以來,人民幣本身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發揮的作用與日俱增。去年,逾2萬億人民幣跨境經貿易結算量中,70%經過香港;本港人債發行量從2007年的逾百億元起,逐年增加,2010年達到300億,去年更急升至1079億元。


建銀有興趣參與A股ETF產品

他認為,政策放開之外,人民幣自身優勢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逐步體現以及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亦是離岸人民幣「轉動」的引擎之一。


事實上,為提高離岸人民幣的循環效率,本港中資券商一直致力於推動人民幣計價的股權產品,甚至是衍生品。胡章宏透露,建銀國際正在研究人民幣配套的股權產品,包括股債結合的產品,技術上已做好準備,正等待配套政策以及合適的窗口。


對於500億人民幣額度RQFII 框架下的A股ETF產品,現時僅4家內地基金公司獲資格,胡章宏表示,若審批政策放寬,建銀國際亦非常有興趣參與。


明報記者 張聞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