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市場呼籲人民幣回流產品,但首期200億(人民幣.下同)額度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開波逾3個月,至今僅售出一半,發行商則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中金資產管理部執行總經理陳曉秋透露,其9億額度的RQFII基金已售罄,而客戶對該產品的需求仍在增加,若監管允許,公司有意申請更多RQFII額度,一旦政策放開,亦有興趣參與人民幣A股ETF。
RQFII掀減費戰 中金未擬跟隨
為對抗本港人民幣存息接連攀升至3厘水平,RQFII市場掀起減費戰,有發行商甚至降低管理費三成。陳曉秋表示,中金不會減費,首期獲批的9億額度已用完,卻仍不夠滿足客戶需求,公司有意在監管允許的情况下,向有關部門申請更多RQFII額度。
「若第二期用於投資A股ETF的RQFII產品一如市場所說在7月中發行,相信監管部門會考慮進一步放開的步驟。」 陳曉秋預期,政策上會先從產品層面放開,再從額度上提升,對RQFII產品的投資比例也會減少限制。 去年底,中證監首次批出200億RQFII額度,4個月後即加碼至500億,並專門用於發行人民幣A股ETF 產品,目前僅華夏、嘉實、易方達、南方4家中資基金公司獲資格,中金作為投行仍排除在外,公司正等待政策鬆綁,冀加入新一輪人幣業務戰。
中資券商建市場信任 尚需時間
陳曉秋坦言,市場對首批RQFII產品的整體接受程度並不如預期般好,主因離岸市場對基金管理人建立信任尚需時間,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削弱了產品吸引力。
事實上,在當前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仍有限的情况下,投行及券商在短期內的投入回報,將更多體現在建立離岸市場的口碑上,崔春補充說,長遠看,中資投行發展人民幣業務必成趨勢,其經營效益會愈發顯著。
RQFII掀減費戰 中金未擬跟隨
為對抗本港人民幣存息接連攀升至3厘水平,RQFII市場掀起減費戰,有發行商甚至降低管理費三成。陳曉秋表示,中金不會減費,首期獲批的9億額度已用完,卻仍不夠滿足客戶需求,公司有意在監管允許的情况下,向有關部門申請更多RQFII額度。
「若第二期用於投資A股ETF的RQFII產品一如市場所說在7月中發行,相信監管部門會考慮進一步放開的步驟。」 陳曉秋預期,政策上會先從產品層面放開,再從額度上提升,對RQFII產品的投資比例也會減少限制。 去年底,中證監首次批出200億RQFII額度,4個月後即加碼至500億,並專門用於發行人民幣A股ETF 產品,目前僅華夏、嘉實、易方達、南方4家中資基金公司獲資格,中金作為投行仍排除在外,公司正等待政策鬆綁,冀加入新一輪人幣業務戰。
中資券商建市場信任 尚需時間
陳曉秋坦言,市場對首批RQFII產品的整體接受程度並不如預期般好,主因離岸市場對基金管理人建立信任尚需時間,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削弱了產品吸引力。
事實上,在當前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仍有限的情况下,投行及券商在短期內的投入回報,將更多體現在建立離岸市場的口碑上,崔春補充說,長遠看,中資投行發展人民幣業務必成趨勢,其經營效益會愈發顯著。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