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短租回收工業地 10年來最小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25日 06:35
2012年06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為支援廢物回收再造工業,政府以短期租約形式供回收再造業競投土地。隨着環保園大型商戶相繼入伙,政府漸漸忽略中小企對土地的需求,目前供廢物回收再造用途的短期租約用地有32幅,數量與過去相若,但總面積卻大幅縮水,合共4.8公頃,是過去10年最低。本報翻查環保署批地紀錄,顯示最後一幅土地於去年3月租出,之後再沒有推出土地予業界競投。


數量增近三成 面積反跌近四成

環保署數字顯示,目前供廢物回收再造用途的短期租約土地數量有32幅,較10年前增加28%,但總面積卻不斷下降,目前只有4.8公頃,較02年的7.6公頃減少37%。


該批短期租約土地,當中13幅於2000年前批出,最早批出的土地位於屯門藍地,租約於1988年7月開始,目前呎租僅0.8元,是租金最低的土地之一,其餘有10幅「蚊型」土地於1999年批出,位於將軍澳85區,目前仍在運作,每幅土地面積由197至265平方米不等。政府於2010年收回6幅位於將軍澳百勝角的短期租約土地,令該批土地總面積驟減。


環保署解釋,近年供發展的土地需求殷切,適合廢物回收再造用途的短期租約用地供應量時有升跌,加上須諮詢地區,故新供應土地較以往為少。


政府:須諮詢地區 下半年推3地

該署指出,自2009年中至今,政府共推出11幅供廢物回收再造用途的短期租約土地,其中6幅屬新增土地。政府將於今年下半年,重推3幅原有租約已到期的短期租約用地供業界競投。此外亦有兩幅新增用地正諮詢,若過程順利,稍後可推出。


但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反駁,業界與政府已沒開會兩年,批評政府沒盡力為業界覓地,又指環保園提供土地予規模較大的回收業界,不能取代短期租約土地。


業界斥逼走租戶再招標

他批評政府「篤數」,收回現有土地,然後重新招標,實際上未能令更多業界受惠,他本身便身受其害。他現時位於粉嶺置華里的2萬平方呎回收場,被逼令於今年9月約滿後清場,交出土地再公開招標,「那塊地07年起租,我投資了300多萬元建廠及購買機器,政府為了製造推出新土地的假象,先將舊租戶逼走,然後再招標,這樣做只會令舊租戶血本無歸。」


資料顯示,目前香港有200個廢物回收場,回收的廢物種類包括金屬、塑膠、廢紙、電器電子產品等,當中短期租約土地只有32幅,佔整體16%。


明報記者 馬耀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