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本周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扮演的最重要角色,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增資430億美元,一步跨入拯救歐元區的隊列中。
但此番增資「大作為」,與一年半年前中國宣布IMF將其投票權增至第三位時的高調相比,政府顯然有意壓低。國內媒體多按部就班「陳述事實」,而迴避「深度解讀」,此間人士表示,對此次中國火線馳援IMF,國內是存在「異見」的,政府深恐民間「不理解」,也不願擴大聲音。
憂成美歐「棋子」
分析人士稱,明眼人都看出,美國和歐洲都正借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打各自算盤,中國如今的「不願缺席」,一方面雖抓住在國際爭取話語權和增大影響力的機會,另一方面卻難免成為美歐博弈棋盤的棋子。
如今,美國希望拉攏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擴大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伙伴群,挑戰歐洲在IMF的傳統把控權;而歐洲則努力在IMF推動其金融改革,試圖把IMF變成幫助歐洲渡過這一輪金融危機的「國際提款機」。雙方在IMF改革意圖上,已漸行漸遠。無論歐洲得益或是美國佔優,在現行的國際金融格局下,中國都是付出大於收益,難為自己圖利。
自2008年以來,IMF的作用不斷走弱,在全球經濟中的話語權日漸式微。如今幾番募款後,IMF究竟能成為歐洲「救星」,還是扶不起的阿斗,還不得而知。
扶不起的IMF?
有觀點認為,歐洲「脅IMF以自救」,其實就連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西蒙.約翰遜,也認為「歐盟國家寄希望於IMF對歐洲實施大規模救助是不切實際的」。
一方面,歐洲糟糕的財政狀况,所需巨量資金即便幾次融資後的IMF也望塵莫及。僅意大利一國債務就達1.9萬億歐元,還不論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國情况也相當險峻。2013年一年,歐元區的主權債融資需求就超過1萬億美元,這筆巨額資金需求IMF如何滿足?
另一方面,IMF自身的改革進展遲緩,早已不適用當前新的經濟格局。如果連自身改革進程都無力推動,那麼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各國,未來是否還會繼續為IMF埋單,也令人質疑。
民間頗有「不理解」
從中國政府角度看,增資IMF是作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必然之舉。然在許多國人看來,中國以2011年人均GDP第89位的排名,卻強撐起世界經濟總量第2位的責任,救助人均GDP均高於自己、比中國富裕數倍的歐洲各國,實在難以理解。
同時,中國頗為爽快地增資IMF,卻未換來推動增加其IMF投票權改革的快速進展。此次出資,並不涉及在IMF投票權的上升,民眾擔心未來中國是否需要「繼續出錢才能換點籌碼」?
馮其十
但此番增資「大作為」,與一年半年前中國宣布IMF將其投票權增至第三位時的高調相比,政府顯然有意壓低。國內媒體多按部就班「陳述事實」,而迴避「深度解讀」,此間人士表示,對此次中國火線馳援IMF,國內是存在「異見」的,政府深恐民間「不理解」,也不願擴大聲音。
憂成美歐「棋子」
分析人士稱,明眼人都看出,美國和歐洲都正借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打各自算盤,中國如今的「不願缺席」,一方面雖抓住在國際爭取話語權和增大影響力的機會,另一方面卻難免成為美歐博弈棋盤的棋子。
如今,美國希望拉攏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擴大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伙伴群,挑戰歐洲在IMF的傳統把控權;而歐洲則努力在IMF推動其金融改革,試圖把IMF變成幫助歐洲渡過這一輪金融危機的「國際提款機」。雙方在IMF改革意圖上,已漸行漸遠。無論歐洲得益或是美國佔優,在現行的國際金融格局下,中國都是付出大於收益,難為自己圖利。
自2008年以來,IMF的作用不斷走弱,在全球經濟中的話語權日漸式微。如今幾番募款後,IMF究竟能成為歐洲「救星」,還是扶不起的阿斗,還不得而知。
扶不起的IMF?
有觀點認為,歐洲「脅IMF以自救」,其實就連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西蒙.約翰遜,也認為「歐盟國家寄希望於IMF對歐洲實施大規模救助是不切實際的」。
一方面,歐洲糟糕的財政狀况,所需巨量資金即便幾次融資後的IMF也望塵莫及。僅意大利一國債務就達1.9萬億歐元,還不論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國情况也相當險峻。2013年一年,歐元區的主權債融資需求就超過1萬億美元,這筆巨額資金需求IMF如何滿足?
另一方面,IMF自身的改革進展遲緩,早已不適用當前新的經濟格局。如果連自身改革進程都無力推動,那麼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各國,未來是否還會繼續為IMF埋單,也令人質疑。
民間頗有「不理解」
從中國政府角度看,增資IMF是作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必然之舉。然在許多國人看來,中國以2011年人均GDP第89位的排名,卻強撐起世界經濟總量第2位的責任,救助人均GDP均高於自己、比中國富裕數倍的歐洲各國,實在難以理解。
同時,中國頗為爽快地增資IMF,卻未換來推動增加其IMF投票權改革的快速進展。此次出資,並不涉及在IMF投票權的上升,民眾擔心未來中國是否需要「繼續出錢才能換點籌碼」?
馮其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