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西安23歲青年盧文雲的一篇高中習作被採納作學校考試考題,但他卻哭笑不得,因為出題機構將這篇文章誤認作古代文學家的作品,身為原作者的盧文雲,卻無辜被網民指控「剽竊」。
《華商報》報道,盧文雲現在西安一家雜誌社工作,2007年年初,正在讀高二的他有感而發,寫了篇題為《春賦》的文章,他把文章發在百度「詩詞歌賦吧」,近日突然受到一些網友譴責,斥他剽竊南朝文學家庾信的作品,證據是黑木江佳木斯市今年升學考卷節選了這篇文章,列明作者為庾信。
出卷員張冠李戴當試題
盧文雲帶着疑惑上網搜索,結果發現自己被「張冠李戴」。庾信確實有一篇名為春賦的作品,但內容與盧文並不相同。盧文雲說,他的文章有許多牽強和不合理之處,稍懂詩歌的人都應該看得出,不知為何被誤作古人作品。陝師大附中語文教師張敬分析,盧的文章很可能是先被一些網站張冠李戴,一些出題機構或教師沒有嚴格把關,誤用網上資料,編成試題。
《華商報》報道,盧文雲現在西安一家雜誌社工作,2007年年初,正在讀高二的他有感而發,寫了篇題為《春賦》的文章,他把文章發在百度「詩詞歌賦吧」,近日突然受到一些網友譴責,斥他剽竊南朝文學家庾信的作品,證據是黑木江佳木斯市今年升學考卷節選了這篇文章,列明作者為庾信。
出卷員張冠李戴當試題
盧文雲帶着疑惑上網搜索,結果發現自己被「張冠李戴」。庾信確實有一篇名為春賦的作品,但內容與盧文並不相同。盧文雲說,他的文章有許多牽強和不合理之處,稍懂詩歌的人都應該看得出,不知為何被誤作古人作品。陝師大附中語文教師張敬分析,盧的文章很可能是先被一些網站張冠李戴,一些出題機構或教師沒有嚴格把關,誤用網上資料,編成試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