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沒綜援沒公屋 清潔婆婆嘆被遺忘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19日 06:35
2012年06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貧窮退休長者住戶增加,有工作的長者情况可能同樣坎坷。66歲的羅月有與丈夫住在深水埗天台屋,自從丈夫數年前遭遣散,就僅靠羅婆婆當清潔工的約5000元收入維生。他們的家庭收入,僅高於全港家庭住戶收入中位數最低組別的2070元。每年政府推出的紓緩措施,均未能惠及沒有住公屋、沒領綜援的他們,「人家(政府)照顧你當然好,但人家都不記得你」。


腳痛腰痛 每天走9層回天台屋

羅婆婆在貨櫃碼頭做清潔工,最低工資實施前,月薪僅4700元,去年獲加薪,但她需不時請假照顧患病丈夫,每月只掙得約5000元,僅是全港家庭住戶收入中位數的四分之一,另外,每月二人共獲2000多元生果金。


家住天台屋,要走9層樓梯才到家門,羅婆婆與丈夫腳痛、腰痛,一步一痛,樓梯燈光昏暗,一些樓層更沒有燈,有一次,她摸黑回家時差點摔倒。可是,礙於有電梯的大廈租金昂貴,已輪候公屋逾兩年的他們唯有續居天台屋,每月向親戚繳付約1500元租金。


月薪5000 夫婦花千元看病

二人的醫療費每月約千元,為了省錢,羅婆婆上班時減乘一程小巴,「一程4元,一天8元,一個月就省近200元」,但每天來回步行1小時,令腳傷腰傷更嚴重。羅婆婆仍堅持工作,只因對政府無信心,「政府(政策)時時變,如果人家不給你,豈不是沒得吃?自己掙回來的錢才是真的」。不幸羅婆婆數月前遇上交通意外撞傷腰部,停工數月,經濟更形拮据。


盼獲低收入補貼醫療津貼

政府的「派糖」措施中,他們除了受惠去年生果金「出雙糧」及6000元,其他統統沒份。羅婆婆期望政府給她這類有工作的低收入人士補貼及醫療津貼,讓她可以多點錢煲湯給身體虛弱的丈夫。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組織幹事楊佩艮表示,大部分居於舊區的長者,每次均未能受惠政府的短期紓緩措施,卻要面臨通脹煎熬,促請候任特首梁振英兌現競選承諾,給低收入人士額外一筆津貼,以及加快批出公屋。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