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從事公職超過40年、擔任特首7年的曾蔭權還有15天便卸任,他昨日在立法會總結其特首生涯時,承認自己房屋政策上未夠果斷受批評,相信候任特首梁振英在推行房屋政策上的成就會比他大。他又表示2008年擴大問責制引入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是其民望下跌的分水嶺,承認低估當中政治後果,為此付出了代價。
最後立會答問稱競選承諾幾全實現
曾蔭權昨出席任內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大會,再三感謝問責團隊、公務員過去與他並肩作戰,議員亦在不同崗位上一同推動經濟、改善民生。他聲言2007年競選時提出的173項承諾,只差4項便全部實現,又分享其管治香港的體驗。
曾蔭權說,任內有兩大挑戰,包括如何平衡保障少數權益,又不會令重重關卡成為施政阻礙;以及貧富差距擴大,令社會產生怨氣。他說,過去相信經濟發展只要「做大個餅」便能經滴漏效應,令各階層共享成果,但發現現實與理論有出入,認為要解決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是長期挑戰。
「現實理論有出入」 認工作不如人意
樓價不斷上升,曾蔭權坦言任內受到另一個批評,便是在房屋政策上未夠果斷,他指房屋問題在回歸前後一直折騰港人,前年提出每年可建2萬個私人單位的土地儲備,被指反應不夠迅速,在復建居屋上亦被批評與民意有落差。他解釋房屋政策要深思熟慮,否則樓市再度崩潰會有嚴重影響。他相信梁振英的房屋政策成就會比他大。
信梁振英房策成就更大
曾視「民望如浮雲」的曾蔭權,昨稱08年擴大問責制成為了他民望下跌的分水嶺,承認低估問責制的政治後果、當中的複雜問題,如委任人才方法、問責官員與公務員關係等。雖然為問責制付出代價,但他強調這是民主發展的必然制度。總結任內工作,曾蔭權承認工作未能盡如人意,有判斷偏差,亦有執行上的缺失。
曾蔭權近月被各界狠批貪腐,令其民望再下挫,他回應議員提問時,指出相信香港人會持平、鞭策,強調沒埋怨民望下跌,形容「做7年公務,若要維持民望是妄想」。
會上曾蔭權被多次問到有什麼寄語梁振英,他說社會不停轉變,矛盾天天發生,從政者必須有心理準備克服問題,特首應回應社會的轉變;他又說一定會將「所知所感」與梁振英分享。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