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花4小時 勤學正體字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10日 15:35
2012年06月10日 1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面對不同的社會制度及居住環境,新來港人士難免難以適應。21歲的陳天愛自小在內地生活,5年前才與母親及四姊弟妹來港,跟父親及祖母團聚。初來港時,一家八口靠綜援過活,窩居一個四人公屋單位,生活壓迫。幸天愛未言放棄,盡力融入學校生活,日花三四小時溫習英語及正體字,不但獲頒發獎學金,也有信心於文憑試取好成績升讀大學。


初來港一家八口 領綜援

專協助新來港人士適應生活的新家園協會,今年首辦「新家園傑出新來港大中學生獎學金計劃」,收到逾200份申請。在考慮學生的學校成績及社會服務後,篩選出52名來自28間中學的學生,每人獲5000元現金;以及2名大學生,各得2萬元現金。


計劃中不乏來自內地的新來港學生。現年21歲的中六生陳天愛,來自早期的「單非」家庭,自小與母親及四姊弟妹在內地生活,2007年16歲時才申請來港,與父親及祖母團聚。不過,由於家境貧困,一家八口靠領取綜援過活,初期窩居於一個四人公屋單位。


睡碌架牀上層 「天花離我很近」

「當時我睡碌架牀上層,看着天花板跟自己很近,感到在港的生活同樣壓迫」。縱使隨後搬到較大的公屋單位,幾姊弟晚上仍要睡客廳,她哽咽道居住環境狹窄,自然令家人關係變差,加上來港後入讀屯門的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因學制問題要由中三「冧班」至中二,與同學年齡有差距,生活更艱難。


盼讀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

不過,天愛未有因而放棄。在學業上,為適應正體字就每日拿着字典對應、閱讀,又參與學校的周末英語補課,每日也花上3至4小時到自修室溫習;人際關係上也幸得班主任協助,常組織學生在課餘時間相聚,增進同學友誼。天愛目前在校成績不但名列前茅,更已完成新學制文憑試,有信心在4科必修科及2科選修科上,取得每科3級或以上的成績,期望今年9月可升讀中大的酒店及旅遊管理,畢業後可接觸更多海外人士,擴闊視野之外,也能賺錢養家。


協會董事會會長許榮茂指出,為協助更多新來港學生,會內另設「世茂助學金計劃」,予1000名合資格學童提供每人2000元資助;未來會收集部分學生經歷,用以輯錄成書。


明報記者 錢瑋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