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放緩,流動性仍然偏緊,中央有意減輕內銀資本監管力度。昨天由總理溫家寶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新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將延遲至2013年1月1日起實施,允許商業銀行將超額貸款損失準備計入銀行資本,以及下調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的風險權重,新規強調,要合理安排達標過渡期,以保持適當的信貸增速。分析師指,內銀股將獲支持。
中銀監在去年4月第一次提出「指導意見」時,原定於今年1月1日施行,後遭內銀反對,實施日期一拖再拖,昨天正式延至明年1月1日。
超額貸款準備可計入資本
新規定重申對系統重要性銀行和其他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分別為11.5%和10.5%,卻未說明達標的過渡期,只強調要保持適當信貸增速。此前,中銀監曾提出,系統重要性銀行必須在2016年底達標,其他銀行最晚於2018年底達標。
翻查9家內銀首季財報,截至3月底的資本充足率全部達標(見表)。有分析師認為,最晚達標期或推遲至2019年,從而與巴塞爾III同步。
分析師:新規有明顯放鬆迹象
公布亦證實早前的諸多「放鬆」傳聞,包括允許商業銀行將超額貸款損失準備計入銀行資本,並對國內銀行已發行的不合格資本工具給予10年過渡期;下調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的風險權重,引導商業銀行擴大小微企業和個人貸款投放等。
有銀行業分析師認為,新規雖無具體細則,但放鬆迹象明顯,對內銀利好,惟在擴大「資本覆蓋風險範圍」 中,將操作風險也納入資本監管框架,「有可能影響資本充足率1個百分點左右,具體仍要看各家銀行的計算方法。」
本周六,內地將公布5月份經濟數據,多間金融機構對人行「不對稱減息」預期升溫。新華社旗下《中國證券報》昨天已表示,為穩定通脹預期、保持當前存款利率,中央可通過只降低貸款利率或適當放寬貸款利率下浮幅度的「不對稱降息」,實現「穩增長」及「控通脹」的雙向目標。
中銀監在去年4月第一次提出「指導意見」時,原定於今年1月1日施行,後遭內銀反對,實施日期一拖再拖,昨天正式延至明年1月1日。
超額貸款準備可計入資本
新規定重申對系統重要性銀行和其他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分別為11.5%和10.5%,卻未說明達標的過渡期,只強調要保持適當信貸增速。此前,中銀監曾提出,系統重要性銀行必須在2016年底達標,其他銀行最晚於2018年底達標。
翻查9家內銀首季財報,截至3月底的資本充足率全部達標(見表)。有分析師認為,最晚達標期或推遲至2019年,從而與巴塞爾III同步。
分析師:新規有明顯放鬆迹象
公布亦證實早前的諸多「放鬆」傳聞,包括允許商業銀行將超額貸款損失準備計入銀行資本,並對國內銀行已發行的不合格資本工具給予10年過渡期;下調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的風險權重,引導商業銀行擴大小微企業和個人貸款投放等。
有銀行業分析師認為,新規雖無具體細則,但放鬆迹象明顯,對內銀利好,惟在擴大「資本覆蓋風險範圍」 中,將操作風險也納入資本監管框架,「有可能影響資本充足率1個百分點左右,具體仍要看各家銀行的計算方法。」
本周六,內地將公布5月份經濟數據,多間金融機構對人行「不對稱減息」預期升溫。新華社旗下《中國證券報》昨天已表示,為穩定通脹預期、保持當前存款利率,中央可通過只降低貸款利率或適當放寬貸款利率下浮幅度的「不對稱降息」,實現「穩增長」及「控通脹」的雙向目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