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說,實施新空氣質素指標和空氣質素改善措施,有助解決空氣污染,預期的健康效益包括減少患哮喘或其他呼吸疾病而需入院的人數。
邱騰華今天(6月6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石禮謙的提問時說,根據顧問研究報告,實施第一階段的建議排放管制措施,預期社會每年因公眾健康改善而得到約12億元效益,遠高於社會承擔的年率化成本約六億元。
顧問亦估計有關措施可避免約4,200宗入院個案,同時令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約一個月,即每年大約救回7,400個生命年。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說,實施新空氣質素指標和空氣質素改善措施,有助解決空氣污染,預期的健康效益包括減少患哮喘或其他呼吸疾病而需入院的人數。
邱騰華今天(6月6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石禮謙的提問時說,根據顧問研究報告,實施第一階段的建議排放管制措施,預期社會每年因公眾健康改善而得到約12億元效益,遠高於社會承擔的年率化成本約六億元。
顧問亦估計有關措施可避免約4,200宗入院個案,同時令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約一個月,即每年大約救回7,400個生命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