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經濟堪憂 新興國央行沽歐元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05日 06:35
2012年06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歐債危機加上全球經濟下滑風險加劇,困擾環球市場,投資者均盼全球央行能聯手穩定市場。英國《金融時報》昨披露,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最近數周一直大舉拋售歐元以支撐本國貨幣,加劇歐元跌勢。雖然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強調,中國將繼續投資歐債等資產,以支持歐元區,但路透社引述3名消息人士稱,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已開始研究希臘一旦退出歐元區的應對方案。


美國就業數據欠佳,加深投資者對環球經濟前景的憂慮,亞洲股市昨跌約2%,英德股市也挫1%,美股道指則微跌。《金融時報》稱,隨着全球經濟增長顯著放緩,資金紛紛撤出新興市場,許多新興國家的中央銀行最近都大舉拋售歐元,以支撐面臨下跌壓力的本國貨幣,例如韓國最近就動用了70多億美元力撐韓圜,印度、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央行也出手干預匯市。


上月歐元兌美元跌幅約7%,是9個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主因是希臘退出歐元區風險上升,投資者紛紛拋售歐元資產所致。外匯交易員稱,央行成了歐元的最大賣家之一,一反慣常趁歐元下跌時大手買入,以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的策略。美銀美林的分析師指出,交易紀錄顯示,5月各國央行出售歐元的速度快得非比尋常,對冲基金和機構投資者也在沽歐元。


面臨撤資潮 圖撐本國貨幣

傳統上,新興經濟體出口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計價,以致他們的央行持有美元比例向來偏高,因此新興經濟體的央行,向來都是購入歐元的大戶,盼能降低美元在總體外匯儲備中的比重。但花旗分析師直言,「近期歐元前景堪憂,已大削各國央行對歐元的熱情」。


周小川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歐債危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許多政策刺激措施都只屬暫時性,前景取決於財困國能否通過結構改革重獲競爭力、能否通過推動經濟增長實現財政可持續,還有銀行體系能否擺脫各種拖累而擴大信貸,然而歐元區財政緊縮、經濟下滑、銀行放貸能力下降的「三連環惡性循環」困局尚未破解,實現上述目標並不容易。


周小川:繼續投資歐債

周小川表示,中國將繼續投資歐債和歐洲其他基建發展項目,前提是要確保這些國家落實改革。不過路透社卻引述3名消息人士稱,中國政府已下令研究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應對方案,具體內容包括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加強監管跨境資金流動,以及推出進一步穩定經濟的措施等。消息人士透露,隨着上周歐元兌美元急跌,以及希臘「脫歐」危機加深,中國政府高層已召集多個相關部門,包括發改委、人民銀行、中銀監、外管局、商務部等,連同幾位具全球視野的經濟學家商討。消息人士說﹕「這非常緊急,中央政府要求每部門都要分析應對希臘脫歐的措施,並盡快提出各自的方案建議。」香港一位中資銀行研究主管也透露,目前各銀行每天都要提供一份全球金融市場的動態簡報,供政府有關部門參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