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泰價殘 可分注吸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04日 06:35
2012年06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油價近期以崩盤的速度下跌,即使國泰(0293)管理層在5月初,發表類似盈利警告的業務聲明,表示上半年財務業績會令人失望,但不少資金憧憬燃油成本下降有助利錢,國泰跌至去年低位12元附近終於找到支持。短炒的話,現時市况波動,難以判斷有多值博,但以集團的業務策略和往績,每當市帳率低於1倍,均是吸納持有的好時機。


以價換量 降槓桿風險

航空公司營運及財務槓桿均特別高,每當經濟下滑時,盈利跌幅往往較其他行業厲害。作為全球管理最佳的航空公司之一的國泰,一直採用以價換量的業務策略,盡力降低營運槓桿風險。國泰乘客運載率一直介乎78%至80%左右,變數主要是乘客收益率。這個策略的優點,首先是最大程度地利用航機資源,將折舊成本拖累業績的程度降至最低。此外,當國泰要以廉價機票吸引乘客,往往亦是經濟欠佳的時候,油價自然會下跌。票價和燃料成本時間性同步,對行業低潮時的邊際利潤更為有利。


市帳率未嘗跌穿1倍逾1年

基於這種極具彈性的業務策略,國泰一直甚少虧損,至今亦僅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08年環球金融海嘯才見紅,就算是03年SARS重創,但下半年亦能急起直追而獲利。因此,每當國泰市帳率跌穿1倍水平,為時不會太久,SARS時約3個月,金融海嘯最長也大約7個月,去年則為3至4個月,而其後的反彈幅度亦不俗,SARS和08年不用多說,去年亦由12元彈升至16元,幅度達25%。


或許大家會說,以往的危機均相對短暫,歐債危機的影響則更持久,國泰業務和股價受壓時間亦會更長。不過,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2001年911襲擊,到2002年全球同步大衰退,歷時亦達3年,但國泰市帳率仍主要維持在1倍至1.5倍,相信今次亦沒有什麼不同,可分注吸納。


明報記者 張兆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