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2月,一場由深水埗民政處策劃的聯合行動,以貨車運走露宿者家當,促使11名露宿者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索償。幫助露宿者已近13年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批評,近年政府對露宿者的打壓政策愈來愈狠,相信與區議員爭取選票有關,當局對付露宿者手法反映民粹心態,「眼不見為乾淨」,支援措施卻明顯倒退,實情是事後需花數倍人力物力協助,「社會承受後果,但露宿者一個都沒有減少!」
「露宿者聚居地」今變「黑點」
回顧過去10多年,吳衛東指這次是政府最「辣」一次,在上述小額錢債案件的抗辯書中,身為被告的食環署長就申明﹕「涉及本訴訟的公眾地方為深水埗區內露宿者聚集的黑點。」
每次提到「黑點」,吳衛東都特別激動,「露宿者很接受『清潔行動』,但『清理行動』一定不接受,清理即是要掃蕩。就像『扒手黑點』,黑點喎,就打擊咯!」政府以往多用「露宿者聚居地」字眼,如今用字卻變得負面。另一對付露宿者的方式是引用《廢物處置條例》清走「廢物」。政府以往根據《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清掃街道,需於至少4小時前張貼告示,露宿者會懂得暫時搬離,但引用《廢物處置條例》,事前毋須通知就可以把露宿者的牀鋪、衣物以至證件當作「廢物」處理。
公園凌晨「嗌咪」不准卧睡
吳衛東說,約在20年前,露宿者甚至可以聚在一起吃火鍋,如今此情此景已不復見。當局2001年曾要求公園護衛員每天凌晨至清晨,每小時以大聲公請露宿者坐起來,事件曝光後時任助理署長道歉,但至2006年又重來一次。
拆涼亭上蓋 撒「臭粉」阻露宿
近3年,深水埗區議會在楓樹街球場看台裝鎖鏈、通洲街公園涼亭拆去上蓋、加建石卵路,食環署又在地上撒上具腐蝕性的清潔劑「臭粉」……吳衛東理解部分市民對露宿者有負面感覺,但他認為區議員不應存民粹心態,為爭選票而趕絕露宿者。為此,社協曾建議安排露宿者到區議會解釋個人難處,可惜最後不了了之 。
露宿者當中有失業、低薪人士,部分人有精神病和毒癮。吳衛東說,政府只着重掃蕩,卻不正視問題,例如在2004年收緊綜援政策,未有連續居港一年及離港超過56天便不能領綜援,近月才因官司敗訴取消,而關閉廉租單身人士宿舍,公屋又引入單身人士計分制,都令露宿者更難上樓。
掃蕩不減露宿者 反耗資源
吳衛東說,每次掃蕩後,社工要花很多時間找尋四散的露宿者,部分人不再相信社工,拒接受援助,社福機構要為他們再籌集衣物,失去家當冷病的露宿者又要進醫院,當中全都涉及社會資源,露宿者的數目沒有減少,問題仍繼續累積,「露宿者的要求其實很卑微,他們不是要霸地,只是想要基本個人權利」。
明報記者 袁柏恩 何偉畧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