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股壇傳統智慧叫人「Sell in May」,但參考過去數據,卻發現每年5月未必一定以跌市告終。今年5月初,多間外資大行一反傳統,齊齊唱好5月股市,可惜截至昨日為止,大行的預言未能成真,更一起變成「股海燈神」(見表)。
未知是否4月的反彈,加上內地多項經濟數據表現疲弱,令一眾大行認為中央會出招,大市已見底。摩根大通及花旗均認為,投資者不應於5月時先行離場,反而更叫人「Stay in May」,或者是「Long in May (and don't go away)」。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首席策略師婁剛更表示,內地中證監頻頻出招托市,而A股自05年至今的熊市已結束,更踏入新一輪的牛市,可惜未見升浪展開,卻較4月跌1%。若投資者參考大行觀點後投資,5月隨時一殼眼淚。
然而,市場上亦有大行「扑中」本月市况,更預先向投資者示警。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在4月時直言,「今年好日子過得差不多了」,並稱「Sell in may」今年會提早來臨,結果一如所料,5月成為股災月。
未知是否4月的反彈,加上內地多項經濟數據表現疲弱,令一眾大行認為中央會出招,大市已見底。摩根大通及花旗均認為,投資者不應於5月時先行離場,反而更叫人「Stay in May」,或者是「Long in May (and don't go away)」。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首席策略師婁剛更表示,內地中證監頻頻出招托市,而A股自05年至今的熊市已結束,更踏入新一輪的牛市,可惜未見升浪展開,卻較4月跌1%。若投資者參考大行觀點後投資,5月隨時一殼眼淚。
然而,市場上亦有大行「扑中」本月市况,更預先向投資者示警。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在4月時直言,「今年好日子過得差不多了」,並稱「Sell in may」今年會提早來臨,結果一如所料,5月成為股災月。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