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教育部近日發布《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簡稱「指南」)草案,諮詢意見。為遏制教師和家長「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指南」指內地家長過度教孩子學識字、計數,卻忽略自理能力的培養。
《今日早報》報道,「指南」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3個年齡段幼兒應知道什麼、能做什麼提出合理期望。例如對5至6歲兒童,「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但並未標明必須懂認字,只說明「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符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
懂綁鞋帶自理更重要
杭州勝利幼兒園副園長沈杭凱說,有家長期望孩子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如果不會,就覺得沒面子,很着急。」他曾到小學調查,即使入學新生認字情况參差,但到二年級基本相當,所以超前認字並無太大意義。
「指南」還提出要培養幼兒自理能力,3至4歲應能將玩具和圖書放回原處,4至5歲應懂自己洗手、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鈕,5至6歲更要懂得根據冷熱增減衣服、自己繫鞋帶及能按類別整理自己的物品。
《今日早報》報道,「指南」分別對3至4歲、4至5歲、5至6歲3個年齡段幼兒應知道什麼、能做什麼提出合理期望。例如對5至6歲兒童,「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但並未標明必須懂認字,只說明「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符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
懂綁鞋帶自理更重要
杭州勝利幼兒園副園長沈杭凱說,有家長期望孩子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如果不會,就覺得沒面子,很着急。」他曾到小學調查,即使入學新生認字情况參差,但到二年級基本相當,所以超前認字並無太大意義。
「指南」還提出要培養幼兒自理能力,3至4歲應能將玩具和圖書放回原處,4至5歲應懂自己洗手、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鈕,5至6歲更要懂得根據冷熱增減衣服、自己繫鞋帶及能按類別整理自己的物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