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市場擔憂情緒再起,期待中央再出刺激政策。瑞信昨天發表報告預測,中央可能推出1萬億至2萬億(人民幣.下同)的刺激政策,規模是2008年4萬億救市措施的一半。內地學者預期,政策重點支持領域將集中在節能、環保等行業,但就反對大規模救市。
4月份內地經濟數據表現欠佳,銀行新增貸款繼續下滑,總理溫家寶近來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出「穩增長」重要性。瑞信亞太區首席經濟師陶冬昨天在報告中指出,鑑於在「穩增長」言論後,國家發改委加快新建項目審批,地方政府亦被要求遞交暫緩實施的基建項目,預計新一輪政府刺激措施即將推出,規模會在1萬億至2萬億之間,將有助於阻止經濟與投資成長下滑。
陶冬預期,今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長可能在7%,甚至更低,若中央推出2萬億刺激政策推動基建投資,將推動上半年經濟增長達到8%至8.6%,他維持對全年GDP可達8%的預測。
補貼買液晶電視 每部100至400元
溫家寶本月中在武漢調研時提出「要將『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後,在上周三(5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他再次強調穩增長的重要性。
事實上,中央近來已快馬加鞭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昨天,財政部就公布對節能家電行業的具體補貼方式,包括每台液晶電視補貼100元至400元等,以支持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和節能空調的推廣使用,預計拉動消費超過1350億。日前,鐵道部也公布今年鐵路固定投資5000億。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研究所所長賀強對本報表示,相信中央還會繼續推出不同行業的刺激政策,同時還會調整貨幣政策,他認為,目前支撐經濟增長的最好方法仍是投資,但政策上會注重調整結構。陶冬也說,除刺激投資外,人行有可能在維持存款利率的同時,將基準貸款利率下調25個基點(100基點為1厘),此外還會每季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
學者:不應加劇產能過剩
不過,部分內地學者對政府再救市的做法頗有意見。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及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均對本報表示,中國不可再走08年的政府大規模救市之路,經濟需通過「內生式」增長方能穩定和健康。
吳曉求強調,對產能過剩行業不可加大投資,而在高鐵、節能環保、新材料等領域須增加投資,相信中央會增加投資額度,發改委亦會加快項目審批進度。
上周,鐵道部公布截至去年底的所獲授信規模逾2萬億元,今年鐵路固定投資約5000億;財政部則宣布安排979億元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此外,保障房工程近期獲977億財政資金。
明報記者 張聞文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