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古董在明眼人手裏是珍品,在不懂的人眼中卻可能被當垃圾,近日英國就上演一齣「雜物堆中發現古董」的好戲。英國有慈善商店獲贈一個竹雕筆筒,未料是中國17世紀名家作品,最近還以439萬港元拍賣成交。
混大袋雜物送慈善商店
慈善商店指,早前有人以一個大袋,混合其他雜物和筆筒一併捐贈,但商店中的醒目店員看穿筆筒年代久遠,於是把筆筒帶到中國古玩專家阿克斯褔德(John Axford)鑑賞。「筆筒損壞情况嚴重,木已乾裂,筆筒底部和開口處被膠水黏上。但是,這個筆筒附上17世紀中國竹雕家顧珏的刻章,十分珍貴」。
筆筒高16.2厘米闊14.5厘米,估計在1662-1722年間由中國竹雕名家顧珏製作,雕出思想家老子在高山峻嶺松樹下小溪旁騎牛的情景,松樹、河流和人物雕刻都栩栩如生。
買家將找專家復修
拍賣競投激烈,最終由一名港人以36萬鎊(439萬港元)投得,他將尋求全球僅有的兩三名古玩修復大師修復筆筒。顧珏是清朝嘉定人,他的竹刻一反當時傳統的平淡天然風格,強調精雕細刻,自成一派,作品大多要花一兩年才能完成,上海博物館藏有其竹根雕「群仙祝壽圖」,製作精細,用刀細密,是其代表作。
拍賣收益抵3年收入
慈善商店旗下有47所分店,為布里斯托爾的聖彼得善終中心籌款,每年平均共獲14萬鎊善款,但今次接收的這個竹雕筆筒賣得36萬鎊,幾乎等於慈善商店3年所得的營業額。善終中心主管勞德(Janet Loud)說:「在經濟困難的時間,籌款並不容易。我們既驚訝又興奮這個筆筒遠超過專家預計能拍賣得的款項。」
混大袋雜物送慈善商店
慈善商店指,早前有人以一個大袋,混合其他雜物和筆筒一併捐贈,但商店中的醒目店員看穿筆筒年代久遠,於是把筆筒帶到中國古玩專家阿克斯褔德(John Axford)鑑賞。「筆筒損壞情况嚴重,木已乾裂,筆筒底部和開口處被膠水黏上。但是,這個筆筒附上17世紀中國竹雕家顧珏的刻章,十分珍貴」。
筆筒高16.2厘米闊14.5厘米,估計在1662-1722年間由中國竹雕名家顧珏製作,雕出思想家老子在高山峻嶺松樹下小溪旁騎牛的情景,松樹、河流和人物雕刻都栩栩如生。
買家將找專家復修
拍賣競投激烈,最終由一名港人以36萬鎊(439萬港元)投得,他將尋求全球僅有的兩三名古玩修復大師修復筆筒。顧珏是清朝嘉定人,他的竹刻一反當時傳統的平淡天然風格,強調精雕細刻,自成一派,作品大多要花一兩年才能完成,上海博物館藏有其竹根雕「群仙祝壽圖」,製作精細,用刀細密,是其代表作。
拍賣收益抵3年收入
慈善商店旗下有47所分店,為布里斯托爾的聖彼得善終中心籌款,每年平均共獲14萬鎊善款,但今次接收的這個竹雕筆筒賣得36萬鎊,幾乎等於慈善商店3年所得的營業額。善終中心主管勞德(Janet Loud)說:「在經濟困難的時間,籌款並不容易。我們既驚訝又興奮這個筆筒遠超過專家預計能拍賣得的款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