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雨季來臨,上月蚊患指數升至4.4%,當中元崗升逾警戒線達24%。食環署提醒市民預防蚊患,尤其清除積水,以防登革熱。
主要黑點錦上路附近
食環署昨公布,誘蚊產卵器每月平均指數由3月份0.4%上升至4.4%。在44個監察地區中,28個錄得正指數,其中新界西元崗達24%,高於20%的警戒水平,該區主要蚊患黑點在錦上路附近。
另外,上葵涌的蚊患指數亦達17.3%,黑點集中在梨樹路和馬閃排路附近;至於天水圍的指數則有14.8%,黑點則在天柏路及天壇街附近。
食環署發言人稱,元崗已啟動跨部門滅蚊應變機制,包括每周滅蚊、加強清除潛在蚊子滋生地等。白紋伊蚊在細小的水體中滋生,市民及物業管理公司應每周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積聚的蚊卵,並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地面的坑洞,以防積水。
主要黑點錦上路附近
食環署昨公布,誘蚊產卵器每月平均指數由3月份0.4%上升至4.4%。在44個監察地區中,28個錄得正指數,其中新界西元崗達24%,高於20%的警戒水平,該區主要蚊患黑點在錦上路附近。
另外,上葵涌的蚊患指數亦達17.3%,黑點集中在梨樹路和馬閃排路附近;至於天水圍的指數則有14.8%,黑點則在天柏路及天壇街附近。
食環署發言人稱,元崗已啟動跨部門滅蚊應變機制,包括每周滅蚊、加強清除潛在蚊子滋生地等。白紋伊蚊在細小的水體中滋生,市民及物業管理公司應每周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積聚的蚊卵,並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地面的坑洞,以防積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