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股價預測 必涉隨機成分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29日 06:35
2012年05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慧雅提到葛拉漢指出的一個觀點,就是證券分析最難的地方之一在於對股價波動應採取的態度,並提出過「市場先生」(Mr Market)這觀點。以慧雅之見,這觀點其實「似淺實深」,相信是葛拉漢在證券分析學上最大突破和最大貢獻之一。


慧雅的感覺是,很多人似乎有意無意地假設着,「股價是可以被預測的」,因此往往喜歡找出誰人的往績較好,然後便跟隨。慧雅明白箇中的邏輯,以及為何對某些人而言,這是沒有其他方法之下的方法,不過慧雅對這方法卻有點不以為然。


專家能預測股市 純屬美麗誤會

慧雅曾經打趣地對友人說,從事證券分析的「絕招」之一,可能是在市况向好時,說出一般人難以想像的高目標價,市况逆轉時,就提出極低的目標價,若是錯了,以後便不再提,若是中了,就不斷重複引述,以及引導其他人不斷引述。事實上,有些人因為曾「估中」指數或股價能升跌到某些水平,被市場捧為「股神」。


慧雅一直認為,股價是由千萬個股民的買賣決定組成的,所謂3個月後的股價或指數,在不少程度上要取決於3個月後收市前數10分鐘的市場情緒,因此若要估中3個月後的股價或指數,是要估中3個月後收市前數十分鐘的買賣雙方角力情况,這顯然牽涉一定隨機成分。股神巴菲特便曾經說過,他從未見過可預測股市變化的人。基本上,慧雅認為大眾恍似認為,有些專家可以預測股市或股價,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這亦不是投資分析的本質,有機會會再談。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