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市場高息債券多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29日 06:35
2012年05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與首輪iBond發行時不同,目前市場充斥不少高息產品,譬如高息債券(見表),甚至以高息作招徠的基金,低息環境下,似乎iBond不再是唯一選擇。不過,市場人士認為,與高息債券及基金相比,iBond雖然回報稍遜,但風險較低。


高息債有破產信貸風險

現時不少大型企業的債券回報都較iBond為高,然而,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相對於特區政府發行的iBond,高息債首先有公司評級下調甚至破產的信貸風險,投資者需要不時關注企業盈利及資產狀况。同時,新興市場貨幣較波動,直接影響計價債券的收益,做相關投資時匯率風險可能很高。此外,相對於iBond追蹤通脹,債券對銀行息口十分敏感,一旦美國2014年後宣布加息,債價必相應下調。


市面上亦不乏回報率高於iBond的高息債基金,且與高息債不同,其入場費亦相宜。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指出,高息債基金適合較為進取的投資者,因其波動性頗大,據Fundsupermart統計,該類基金年初至今回報率介乎3%至7%。他亦表示,高息債基金除收息外,還可在資本增值中錄得回報。但要注意的是,買入債券基金須繳納認購費,費用率低則1%,高則3%至5%,對投資回報的蠶食程度可大可小。反而現時不少銀行及證券行為吸客提供免手續費買iBond,對iBond的回報又提高了一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