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已承諾加快推進由市場決定的匯率制度。但這一承諾,顯然並不只是回應美國。
今年,中國火力十足的金融市場化改革舉措,讓外界側目:央行推出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也嘗試推進資本項目漸進開放;溫州建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民間資金得以被納入正道;人民幣國際化動作頻仍,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作用正在放大。然而,中國社科院等智庫機構學者近期頻繁發表觀點認為,中國目前金融開放內外共舉、多頭並進,並不是最佳速度,頗受學術界認同的金融市場化改革次序是「攘外先安內」。
開放過程次序 決定成敗
有學者認為,中國金融開放過程中,次序安排決定成敗。以香港為例。在這一輪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明顯加快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迅速。預測稱,不遠的將來,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規模可望超過2萬億元。
但是,大量美元存款在香港轉化為人民幣存款,投資途徑却並不暢順。特別是2011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升值周期逆轉後,香港人民幣存款立即停止增長,更從側面證明:迄今人民幣升值預期及利差,仍然是投資者聚集香港增持人民幣資產的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市場,可發揮的作用應不僅是「人民幣兌換碼頭」,正是由於「次序不對」,內部尚未理順,就放開外部渠道,使得良好的改革初衷難以實現。有專家認為,中國當下應把匯率改革、外匯儲備管理改革、放鬆對資本流出限制放在第一位,人民幣國際化和放鬆短期資本流入的限制應該放在第二位。
改革速度太快 易招外部衝擊
在中國國內,最高層雖多次為金融改革定調,但不僅在金融改革次序上、更重要是在改革的速度上,仍存在不同聲音。
最近中國為突破金融困境試點溫州改革,一片掌聲背後,也存隱憂。溫家寶總理曾特意强調「中央已經統一了思想」,但不少金融業界和學界仍不免想起改革開放後,溫州已經有過數次民間資金改革嘗試,卻並無「善果」。在近30餘年,溫州曾出現過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利率浮動的信用社,也曾正式獲批第一家私人銀行。但最終,無序的民間資金炒作、各種集資活動、銀行巨額同業拆借,導致政府用盡力氣才收回對民間資本的控制。
分析人士稱,中國金融發展正處於十字路口,溫州金融試驗區的「試水」關乎利率自由化、利率市場化、放寬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等未來政策走向。特別是如果國際經濟持續頹勢,令中國國內經濟承受重壓,為減少外界經濟衝擊國內經濟造成難以控制的影響,任何信號都可能令監管層審慎不前。
馮其十
今年,中國火力十足的金融市場化改革舉措,讓外界側目:央行推出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也嘗試推進資本項目漸進開放;溫州建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民間資金得以被納入正道;人民幣國際化動作頻仍,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作用正在放大。然而,中國社科院等智庫機構學者近期頻繁發表觀點認為,中國目前金融開放內外共舉、多頭並進,並不是最佳速度,頗受學術界認同的金融市場化改革次序是「攘外先安內」。
開放過程次序 決定成敗
有學者認為,中國金融開放過程中,次序安排決定成敗。以香港為例。在這一輪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明顯加快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迅速。預測稱,不遠的將來,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規模可望超過2萬億元。
但是,大量美元存款在香港轉化為人民幣存款,投資途徑却並不暢順。特別是2011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升值周期逆轉後,香港人民幣存款立即停止增長,更從側面證明:迄今人民幣升值預期及利差,仍然是投資者聚集香港增持人民幣資產的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市場,可發揮的作用應不僅是「人民幣兌換碼頭」,正是由於「次序不對」,內部尚未理順,就放開外部渠道,使得良好的改革初衷難以實現。有專家認為,中國當下應把匯率改革、外匯儲備管理改革、放鬆對資本流出限制放在第一位,人民幣國際化和放鬆短期資本流入的限制應該放在第二位。
改革速度太快 易招外部衝擊
在中國國內,最高層雖多次為金融改革定調,但不僅在金融改革次序上、更重要是在改革的速度上,仍存在不同聲音。
最近中國為突破金融困境試點溫州改革,一片掌聲背後,也存隱憂。溫家寶總理曾特意强調「中央已經統一了思想」,但不少金融業界和學界仍不免想起改革開放後,溫州已經有過數次民間資金改革嘗試,卻並無「善果」。在近30餘年,溫州曾出現過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利率浮動的信用社,也曾正式獲批第一家私人銀行。但最終,無序的民間資金炒作、各種集資活動、銀行巨額同業拆借,導致政府用盡力氣才收回對民間資本的控制。
分析人士稱,中國金融發展正處於十字路口,溫州金融試驗區的「試水」關乎利率自由化、利率市場化、放寬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等未來政策走向。特別是如果國際經濟持續頹勢,令中國國內經濟承受重壓,為減少外界經濟衝擊國內經濟造成難以控制的影響,任何信號都可能令監管層審慎不前。
馮其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