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尊敬的各位嘉賓、親愛的各位同事
你們好!大家平安!
今天,我很高興,又可以和大家歡聚一堂,共享《明報》報慶的喜悅,更慶賀明報走過了53個非凡、多姿又苦澀的年頭。2012年,是世界政局風雲突變的一年,這對世華媒體集團旗下的每份報刊來說,既充滿挑戰,也充滿了機遇。
53年歲月風兼雨,八千里路雲和月。從1959年創刊到現在,明報不斷地在前進,在求變,也在探索。明報在重要的歷史變革面前,它從不妥協,也不缺席。明報堅守了辦報人的本色和正統。
明報1959年創刊的時候,全球正處在冷戰的年代,中國也陷入了意識形態的狂飈與浪潮之中。明報的辦報宗旨,常常與政治權力發生牴牾,甚至引爆筆戰,被標籤化,也被扣上很多的帽子。但是,歷史的發展,最後都證明,明報正派的辦報理念,經得起時代的考驗,也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因為明報是一個有擔當、負責任的媒體,它不但是香港社會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全球華人的文化橋樑,說出了民間的心聲,也寫出了大時代的變化。而明報的自我期許,就是要不斷發現真相,引導輿論。
說出民間心聲 寫出時代變化
這樣的輿論角色,不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扮演着它急迫與現實的時代意義。香港的特首選舉,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競爭,雖然被批評為小圈子選舉,但是「沒有普選之實,卻有普選之勢」,整個社會都被動員了起來,全民都參與了公共議題的探索與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明報不但發揮了引導輿論、理性論政的角色,並且發掘了那些本來被掩蓋的事實,落實了民眾的知情權,也體現了民主的真諦。廣大的市民看到,明報在這次選舉中,有它不少獨家的新聞,也揭開了虛偽的真相,讓市民對香港政治,有更多、更理性的監督和判斷。
特首選舉報道 揭開虛偽真相
台灣今年的大選,也和香港一樣,都是「雙英之戰」。而台灣,作為全球華人社會民主化程度最高的社會,爭論的焦點,在於統獨之爭和國家認同問題,而體現在具體政策上,則是如何加快兩岸人民的往來,全面開放直航。也就是說,台灣的總統選舉,也是對兩岸政策和九二共識的一次投票。事實上,這半年來,兩岸交流日趨頻密,不但沒有出現綠營所說的損害台灣利益的發展,而恰恰相反的,兩岸的交流,反而彰顯了台灣的軟實力。從大陸留學生蔡博藝到作家韓寒的博客文章,都突顯了台灣社會的溫馨、人情味以及保留中華文化的優勢。
中國報道 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中國方面,今年面對十八大換屆的關鍵時期,而王立軍出逃、薄熙來倒台與陳光誠事件,震驚中外,引發了全球的關注,焦點其實是法治與媒體對權力的監督。法治的缺席,導致政法系統容易濫權。沒有法治的社會,沒有人是安全的,因而建立法治,重視輿論的監督,都是中國大國崛起的必經與選擇之路。明報的中國報道,在海內外發揮了輿論監督的作用。
人民的權利,也和國家的主權息息相關。最近,南海與東海風雲突變,中國在南海諸島及釣魚島的主權上,受到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明報在這方面的新聞報道,不落人後,也對民間保衛主權的力量,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報道與分析,因為主權的問題,不僅是一黨一國之事,更須全民參與,發揮民間的智慧,才可以眾志成城,力抗外侮。如果一味的退讓和妥協,等同於鼓勵他人的挑釁和侵佔。
理性獨立 檢驗真理
明報辦報,始終戒慎恐懼,也無時無刻都以正派辦報的精神,作為自我的期許和鞭策。近日,從香港到台灣的報界,都有辦報宗旨的辯論,台灣並掀起了「蘋果與米果」的論爭。其實,辦報的精神,不在於空談,而在於實踐,如何在重大的議題上,站在理性和獨立的立場上說話。只有在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面前講真話,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今年,是明報、是星洲、是世華媒體集團大展拳腳的一年。紐約的明報,將重新出發,發揮北美輿論重鎮的力量。星洲日報,為了迎向印尼華語解禁後新的發展局面和市場,正準備強力出擊,加強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星洲日報,也東渡到沙巴印刷出版。新媒體的發達,也使世華媒體集團,往一個全媒體的方向發展。走在媒體的路上,我們只能奮發前進,我們只能不斷的壯大聲勢、拓展版圖。當時代選擇了我們,我們就沒有了退縮的權利;當全球華人看好需要我們,我們就要力爭更大的話語權。
最後,我要敬祝大家身體健康,事事如意,生活平安,家庭幸福。
謝謝!
明報集團執行主席丹斯里拿督張曉卿爵士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